激光被称为“最亮的光”“最准的尺”“最快的刀”,在通信、医疗、工业生产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是现代高端制造技术之一。这几年,济南激光产业异军突起,凭借技术创新和产业集群优势,加速向“中国激光第三极”的目标迈进,为“智造中国”注入着强劲动能。
出口优势是济南激光产业的一大亮点,激光雕刻机出口占全国60%以上。北京时间5月14日中午12:01,美国如约撤销91%的对华新增关税,并暂停24%的对等关税90天。此次中美关税战引爆全球市场地震,关税靴子落地后,济南激光企业该继续深耕海外市场,还是该调头转向国内市场呢?
济南激光产业
济南市激光产业链条较为完备,形成覆盖半导体外延材料、晶体元器件、激光器、激光加工装备、激光通信、激光探测与监测应用服务等完整产业链条。
重点企业产品走向高端化。邦德激光“超快激光精密加工监测一体化装备开发”等项目入选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产品实现1000w到60000w功率段全覆盖,切割机销量连续五年全球第一、销量达2.5万台;金威刻的三维五轴高架龙门激光加工智能装备系列产品,综合技术性能达到同类产品的国际先进水平;森峰激光的4kW单模块连续光纤激光器、多模30kW连续光纤激光器实现产业化应用。上述三家企业营收规模的国内排名均位列前10。
后起之秀技术实力不俗。近几年,济南涌现了一批增长速度快、创新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激光企业。有的企业填补国内高性能矿山激光气体检测领域的空白;有的企业完成激光芯片国产替代,成为国内唯一;还有企业是国内少有的同时精通光纤和固体激光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
南方激光装备巨头纷纷向北方转移产能。2020年,总部在广东佛山的宏山激光在济南高新区建厂;同年,总部在苏州的迅镭激光在济南设立国际电商中心。2021年,大族激光智能制造基地落户济南高新区……济南激光装备产业带发展推向另一个高峰。
企业阔步走向全球化
在济南,做激光的企业都会选择做外贸。
济南以激光切割为主的激光装备产品出口规模40亿元,居全国第一,是北方最大、国内重要的激光装备产业基地。济南市激光切割机和雕刻机产品出口份额全国占比60%以上,常年保持全国第一位,中小功率泵源国内占比超过80%。济南激光装备主要出口德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日、韩以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为支持激光企业做大出口贸易,济南高新区将综保区特有保税功能与本地激光产业结合,打造济南综保区激光产业全球保税维修中心。济南保税维修业务跃至全省第一,集聚保税维修企业数量全省第一。得益于“出口在全球,维修在济南”创新模式的建立,激光装备企业将维修货物从境外运到综保区后,不用缴纳进口税费和保证金,可减少资金占用,成本约为原来的1/3。在综保区维修还有利于企业的技术保密管理,设备修好后直接出口,通关时效和质量进一步提高。这一创新模式还吸引了多家外地激光企业向济南集聚。
公开信息显示,邦德激光在全球有8大技术服务中心,产品服务覆盖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森峰激光相继在美国、德国设立境外子公司,并持续完善全球营销网络。值得一提的是,森峰激光境外销售占比在2022年达到75.04%,且外销毛利率高于内销,显示出公司对国际市场的日益依赖。金威刻激光连续多年成为行业内出口美国市场的第一品牌。从统计数据看,目前金威刻在美国正常运转工作的机器超过1万台以上。
前几天,中美关税靴子落地。经此一役,中国企业深深感受到了依赖单一市场的脆弱性。济南本地激光企业重点发展海外市场,纷纷对出海战略进行重新考量。出海不仅要加快速度,市场还要分散,已经成为行业共识。
长期依赖海外市场的济南激光企业需要进一步拓展出海目的地。东南亚、中东、中亚、南美市场要同步推进,同时,有必要积极探索摩洛哥、沙特、尼日利亚等新兴市场,这些国家既具备本地消费力,又可作为跳板连接更广阔的区域市场。
济南激光企业还需要加快本地化步伐。目前,济南重点激光企业都建立了全球化的销售和服务网络,但尚未像中国重汽、临工重机等企业那样实现产能的本地化。有必要加快建立全球化、本地化的供应链体系,组建全球化管理团队,争取早日蜕变成“生而全球”的企业。只有将产能、服务与企业身份本地化,成为所在国本地化企业,才能获得当地政府与市场的真正认可与支持。
推动产业链向下延伸
目前,济南高新区、历城区分别依托“山东省激光装备创新创业共同体”和“国际激光谷”,建设了一批激光专业园区,形成空间集聚、链条完整、特色鲜明的激光产业发展生态。2024年,济南高新区高端激光装备特色产业集群入选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
齐鲁光谷规划设计图
《山东跨境电商产业带地图》显示,济南是全国乃至世界上知名的雕刻机生产加工基地,拥有众多雕刻机生产企业和完善的产业链条,济南的雕刻机在木工、石材、金属加工、工艺品制作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不过,由于济南激光装备企业的产品主要出口海外,邦德、金威刻、森锋这三家激光装备龙头企业都处于产业链的下游。激光雕刻机虽然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济南本地激光装备应用企业不多,这导致产业链条没有继续往下延伸。
本地激光装备应用企业比较典型的是济南宜和宜美家居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将激光装备应用到家装领域,利用星辉数控板式自动化生产线优势,建立柔性化生产系统。除此之外,济南本地应用激光雕刻机的产业链案例不多。
今年3月,成都曾举行激光产业网络招商推介会,对《成都市促进激光产业加快发展实施方案》进行重点宣传。成都市雄心勃勃,计划经过3到5年努力,激光核心产业规模预计将达到120亿元,年同比增长不低于30%,带动激光关联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元。成都的激光产业规模不及济南,但依托激光雕刻技术,成都形成了以传统装饰、包装、工艺品为核心,向汽车、航空航天、智能家居等高端制造延伸的产业链。
产业新节点或已到来
财经评论员刘晓博认为,此次中美关税战可能成为中国发展模式的里程碑。之前,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是“出口+投资+消费”,出口靠人力成本、出口退税、汇率等优势,投资主要是“房地产+大基建”,国内消费整体偏弱。未来,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是国内消费,无论是出口还是投资,占比都将下降。
当前,济南激光产业已经完成了“由点到线”的积累,建立起完整的产业链,迈进“由线到面”阶段—产业集群形成,距“产业多面体”产业链集群的形成还有一定距离。此次关税和谈只是中美战略博弈中一个短期的小舒缓,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中美关税博弈可能会长期陪伴中国出海企业。当出口转弱时代到来的时候,出口型企业势必要将视野放回国内。
5月14日,济南“顶格”召开重磅会议——全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工作推进会议,谋划未来实现工业“更强”之路。济南正在因地制宜,定向突围,培育特色和优势产业。激光装备就是“特”“优”产业。济南能否推动激光产品和服务进一步向产业链上下游拓展延伸?
济南工业门类齐全、基础雄厚,可以大力提升现有激光成熟产品的市场份额,在激光加工与光刻、激光通信与存储、激光探测与测量、激光照明与显示等传统应用领域积极推进激光行业应用。同时,大力拓展激光应用新兴领域,鼓励并支持激光技术在汽车制造、精密加工、成像雷达、自动驾驶、医疗美容、激光军工等行业领域的创新应用。
当本地激光产业与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各细分领域融合发展,就能帮助激光企业打通“出口转内销”的路径,建立国内国际双循环,既能实现激光产业链向终端拓展,助推更多产业链关键节点企业和好项目落户济南,更能用先进激光技术赋能本地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韩霄鹏)
编辑:韩璐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