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张成地
日前,由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主办的“全国科技创新青年突击队学习交流暨岗位建功竞赛”在四川成都圆满落幕。济南轨道交通集团科技创新青年突击队凭借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前沿技术突破与成果转化实效,从全国83支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竞赛一等奖。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团队创新实力的高度认可,更是济南市以“项目提升年”为总牵引,深化“四抓四提升”工作机制、推动重大项目攻坚的生动缩影。
荣获本届“全国科技创新青年突击队学习交流暨岗位建功竞赛”一等奖的济南轨道交通集团科技创新博士后青年突击队共有9人,平均年龄不超过35岁。
紧扣市委部署,以“四抓四提升”锻造青年突击队硬核担当
2025年,济南市委将“项目提升年”作为经济工作总牵引,围绕“四抓四提升”全面发力。济南轨道交通集团青年突击队深度融入这一战略,其研发的盾构机智能感知与智慧决策系列装备,正是聚焦市委提出的“强链补链”“结构优化”导向,针对轨道交通产业链关键环节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展开攻关。
团队负责人门燕青表示:“我们以‘项目提升年’为契机,将技术研发与城市发展需求精准对接。例如,系统研发的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泉水保护‘4-3-2-1’技术成果体系,正是响应市委‘加大新型研发领域项目谋划力度’要求,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实现的突破。”目前,该技术已应用于济南地铁二期工程,实现了轨道交通与泉水的和谐共生。
竞赛展实力,硬核成果诠释“项目提升年”内涵
在竞赛中,济南团队以“技术+场景+效益”三维创新模式征服评委。其展示的地铁隧道智能巡检机器人、自主巡检机器狗等智能装备成果,可在复杂隧道环境中自主避障、识别裂缝,国内率先在行业领域应用。这一成果高度契合市委“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导向,展现了青年科技工作者将“项目质量提升”转化为“经济效益提升”的实践能力。
团队成立以来,紧密结合轨道交通一线重大需求开展创新攻坚,建立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泉水保护技术体系,成功攻克轨道交通与泉水共融共生难题。
“围绕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泉水保护重大需求,以突击队成员为班底,联合山东大学、山东省地矿局八〇一队成立泉脉保护研究中心,建设保泉实验室,通过研发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平台等‘4-3-2-1’技术创新成果,凝练泉水保护12字策略,取得泉水保护工作的突出成效。”
“青年突击队还成功研发了触网除冰机器人、无人机地铁保护区巡检、智慧安检等智能装备等高端装备,不断实现轨道交通运维的无人化、智能化、智慧化发展。”让轨道交通运营及维护管理变得更加智能,为轨道交通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技创新样板。
以赛促干,让青春力量成为“项目提升年”生力军
竞赛结束后,济南团队立即启动“成果转化加速计划”,年内将泉水保护、地铁智能建造等技术装备推广至济南地铁6条在建线路,并探索与“城市更新和基础设施项目”深度融合。共青团济南市委将发起青年创新行动,组织青年突击队对接重点项目,以“青春代码”破解技术难题、以“创新动能”助推项目提质增效。
下一步,团市委将以此次竞赛为契机,深化全市“青年突击队建功行动”,联动高校、企业、科研院所资源,全力加强科技创新青年突击队建设。一是精准组建。围绕全市战略性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重点卡点和科技攻关难点堵点,指导组建科技创新青年突击队,整合全市重点龙头企业以及各高校科研力量,组织青年专家和技术骨干等牵头组建一批示范性青年突击队,按照产学研融合模式促进科技创新。二是优化管理。围绕“项目提升年”开展新时代青年突击队攻坚行动,组织创先争优、科技攻关、技能比武等岗位建功竞赛活动,为青年创新创效搭建平台。建立团市委直接联系机制,直接联系、精准掌握、主动培育30支具有较强科技攻关能力的青年突击队,强化跟踪管理和服务指导,加速任务攻坚。三是强化保障。加强对青年突击队骨干的政治吸纳,符合条件的在推优入党、“青马工程”学员选拔、加入青联、青科协及其他团属青年组织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和重点举荐。深入挖掘工作实效突出的科技创新青年突击队事迹,及时提炼总结工作成效,进行多维度宣传报道,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助力济南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和区域性科创高地,引导青年在产业链攻坚、新质生产力培育中挑大梁,为强省会建设注入澎湃青春动能。
校对:李莉 编辑:刘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