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底,一条“菜少并且贵”的差评,意外让济南柳行城中村一家不起眼的5元自助餐店爆火。如今,一个月过去,这家5元自助餐店怎么样了?7月4日,记者再次走进这家5元自助餐店。店主小孟坦言,流量退去后的平稳,才是他想守的日子。
七月的济南,气温逼近40度,蝉鸣裹挟着热浪在柳行城中村的巷道里翻涌。下午4点40分,小孟的5元自助餐店后厨内,铁锅与铲勺碰撞出热烈的声响。蒸腾的热气中,小孟正翻炒着当日最后一道菜。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浸透的衣衫紧紧贴在后背,就像水洗过一样。
辣炒豆腐、油淋腐竹、爆炒菜花、炖白菜……今天有八道菜。这一个月来,小孟一直保持着每日八道家常素菜的菜单,这也承载着普通人最朴素的饮食期待。
不过,为了能专心炒菜,如今小孟在正式营业前,在店门口立一张牌子,写着:正在备菜,请勿打扰。
时间拨回到五月底,一条“菜少并且贵”的差评意外让这家藏在城中村的小店一夜爆红,在热搜榜单上居高不下,全国各地的食客、游客甚至媒体蜂拥而至。上次记者来采访时,门店还未营业,这里就站满了顾客和粉丝,开张不到一小时,菜就卖得差不多了。而如今,炽热的阳光洒在店门口,仅三四个顾客安静等候,倒显几分冷清。
“现在一天营业额二百来块,比最火时少了一半多。”小孟擦了把汗,语气却透着轻松。爆红的一个月里,他算过一笔账,结果让人意外:“折腾了三十天,月底核算——还赔了。”
为了迎接那些慕名而来、远道而来的客人与粉丝,小孟短暂请过一个师傅过来炒菜,不过,没两天小孟又把师傅辞退了。“除去房租等各种成本,如果再雇一个人,再加上自己的人工成本,肯定是没利润了。”小孟说。最近天气热,很多粉丝建议他给小店装个空调,炒菜时也能凉快些。不过,小孟合计了一下,随后笑着摆了摆手说:“店里多添一件东西,可能都得亏本。”
褪去流量光环的小店,如今迎来了新的平衡。小孟告诉记者,现在本地居民与慕名而来的粉丝各占一半,他反倒觉得自在:“这是我想要的状态。”
前段时间爆火时,小孟坦言,确实也让他兴奋了很久。不过,他也没有刻意去迎合这拨流量,照旧还是每天上午到公司上班,自助餐店也还是周三、周六、周日以及节假日不营业。“我不想太逼迫自己做什么,可能就违背了初衷。要保证休息,才能把事做好,不出错。”在他看来,规律、平稳的作息更重要。
炒完菜后,他把两张桌椅搬到店外,这是开始营业的信号。随后又搬出手机,架起三脚架,直播也成了他每天的固定项目。
这一个多月,小孟的短视频账号已经涨粉到10万。直播高峰期千人同时在线的热闹,互动时网友的玩笑调侃,都让他乐在其中。“以前我不太爱与人接触,现在直播反倒打开了话匣子,也没有什么主题,就是和网友聊聊天,打打pk”。记者注意到,和一个月前相比,现在的小孟不管是表达还是社交都自信了不少。
评论区不时弹出关心与调侃:“孟哥,赔钱吗?”“孟哥,能安排鲍鱼吗?”小孟时常被大家的互动逗得哈哈大笑。如今,依然有不少网友还是热情赠送的饮料、肉菜等,不过,他反复婉拒:“我就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菜,弄点健康食材,把控好食品安全,保证大家吃得安全、放心,就可以了。”
他专注地在手机直播间里与粉丝互动聊天,不时有前来吃饭的人。“大家自己盛菜,自助扫码付钱。”小孟指了指桌上的一次性餐盒,“都靠自觉,我很信任他们。”
随着流量而来的,还有蜂拥而至的带货商家。小孟告诉记者,现在有很多商家联系他,但是他还没有回应过。
“这方面咱不懂,选品啥的也不专业。辞职,全职做这个很是冒险。如果东西质量不好,更是辜负了粉丝的信任。再加上如果直播带货,店里的生意忙不过来……”小孟一口气说了很多顾虑。
小孟也遭到过很多误解和谩骂,“说我是骗子的、故意炒作流量的数不胜数,也有人给我竖了很多人设和标签”,他摆摆手,依旧语气淡然:“标签和评价,听听就好。日子是自己过的,不纠结、不内耗。”
这时,两位背着书包的年轻人走进店门。他们是从河北来济南游玩的学生,这两天住在大明湖附近,已连续两天来小孟的店里打卡。
“菜炒得好吃,也确实实惠。”每每听到这样的评价,小孟在心底里高兴。“其实流量都是过眼烟云,有人图新鲜来打卡就匆匆走了,留下来的回头客才是长久的。”小孟望着忙碌的小店表示,当初定价不那么高,就是为了能方便周围的打工人吃点实惠菜,自己也能找个副业赚点钱。
“有一点确定的是,不管有没有流量,这个店还会开下去。”小孟说。
编辑:韩璐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