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如何自制中药茶饮?专家给出这几种配方
新黄河  6小时前

新黄河记者:樊雨晴  

近期,中医茶饮再度翻红,不论街边奶茶店还是医院、药房都推出中药材饮品。如何饮用更健康?如何在家自制?济南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郝丽华对此进行了解答。

“中药茶饮,是噱头还是风口,到底有没有理论依据呢?如果有,那为什么有的人喝了管用有的人喝了又不舒服呢?”郝丽华徐徐道来:“中药茶饮肯定是有理论支持的,中药茶饮源远流长,唐代就有‘药疗百疾,茶治百病’的说法,中药茶饮是以中医理论为核心,主要包含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中药的四气五味及归经等,通过中药的性味、归经,结合个体状况辨证论治等原则配伍原材料,达到调和阴阳、防治疾病的目的,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具体体现,中药茶饮用得好,用得对,不仅可以养生保健,还可以防治疾病。”

郝丽华介绍,许多中药茶饮的原材料既是食物也是药物,如荷叶、莲子、百合、山楂、陈皮、菊花等,符合“药食同源”原则,安全性高,适合日常调理。“为什么有人饮用了不但没有疗效,甚至不舒服呢?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辨证失误,导致方向反了。”

郝丽华举例:“胃部冷痛腹泻的人,临床辨证可能是脾胃虚寒,但他却选择了寒凉的清热解毒泻火的中药茶饮;一个经常熬夜阴血亏虚的人,他又选择了一款祛湿茶;经期的女生如果贪食冷的中药茶饮,可能下次月经会出现痛经、血块多,甚至月经延期的情况。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过量饮用,没有‘中病即止’,伤及脾胃。”

郝丽华解释,很多时候不良反应的出现,往往不是中药茶饮有问题,而是选择的种类不对,或饮用的时机错误,甚至过量饮用造成的。除了以上这些原因导致的问题需要咨询专业的中医医师外,中药茶饮既然也是食品,那么还应该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加强市场监管,避免在食品的制作、储存及运输等环节出问题。

郝丽华为不同人群推荐了几款可自制的中药茶饮,并强调最好咨询专业的中医医师,经过专业医师推荐再饮用。

第一种:经常熬夜,阴血亏虚的人,可选择麦冬、沙参、石斛、枸杞、大枣。

第二种:压力大,心情不舒畅的人,可以选择玫瑰花、陈皮、小麦、甘草、大枣。

第三种:天气热,汗多,心烦,口苦,尿黄的人,可以选择白茅根、竹叶、甘草、冬瓜皮。

第四种:脾虚湿盛,胃部胀满,大便不成形,舌苔胖有齿痕的人,可选择陈皮、荷叶、薏米、赤小豆。

第五种推荐一款乌梅茶,可以清热祛暑,生津止渴,正适合目前火热的天气,组成为陈皮、乌梅、生山楂、甘草。

以上五种中药茶饮的原材料,剂量不宜大,每种药材3-5克即可,用300ml左右的开水冲泡温饮,冲饮至味淡。

编辑:韩璐莹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