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物流专项规划(2025-2035年)》发布
济南日报·爱济南  今天 06:53

近日,《济南市物流专项规划(2025—2035年)》(以下简称《物流专项规划》)发布。该《物流专项规划》由济南市口岸和物流办公室按照市级空间类专项规划编制工作部署,牵头编制完成。规划编制主要目的是在全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中,体现物流体系的服务功能,落实物流设施用地空间。

《物流专项规划》范围覆盖市域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10244.48平方公里。规划期限近期至2027年,中期至2030年,远期至2035年。

《物流专项规划》以坚持新机制推动、新格局带动、新产业联动、新业态拉动、新技术驱动“五新”原则为引领,科学谋划现代物流运行体系,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该《物流专项规划》构建“1437”战略实施框架,即以1个战略定位为指引,高水平建设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区,高标准打造北方商贸物流中心。统筹物流空间体系、运行体系、服务体系、支撑体系4个体系布局,制定2027年、2030年、2035年3个阶段发展目标,确定7条实施路径,包括完善空间设施、拓展通道网络、发展智慧物流、建强产业体系、实施重点项目、提升服务品质、完善体制机制等。

规划“一主、两副、六园、多点”枢纽节点体系。其中:“一主”即济南“四港三区”枢纽,定位为国际性综合物流枢纽。规划建设国际陆运集结中心、空铁联运高端物流发展区等5个功能分区;需完善枢纽多式联运集疏运网络,推动“四港”互联互通。

“两副”即鲁中多式联运枢纽、北部多式联运枢纽,定位为区域性综合物流枢纽。鲁中多式联运枢纽规划建设精品钢产业链群、新能源装备产业链群等4个物流功能分区;需重点加强枢纽铁路网互联互通。北部多式联运枢纽建设南北两区,北区依托德龙烟铁路商河北站,服务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粮食等产业,建设平急两用城郊大仓基地,南区依托济南商河机场发展低空物流;需重点加强与“四港三区”枢纽便捷联系。

“六园”即六个现代专业性物流园。其中,起步区智慧物流园与“四港三区”枢纽联动,服务新能源汽车等产业,规划建设智慧物流、两链联动2个物流功能分区。

济阳综合物流园:服务特色食品、农产品贸易,规划建设特色食品和农产品运产贸一体化、城乡配送与商贸深度融合2个物流组团。

桑梓店物流园:服务新材料等产业,规划建设大宗商品、供应链、城市配送和服务配套4个物流功能分区。

经开区物流园:服务农产品加工与贸易,规划建设农产品交易区、冷链加工储藏区和配套服务区3个物流功能分区。

济西综合物流园:服务机械装备产业集群、医药食品产业集群,规划建设供应链产业链融合发展区。

小清河章丘港区物流园:服务大宗商品贸易,规划建设内河公水联运、港产园联动发展2个物流功能分区。

“多点”即合理布局城乡物流配送节点,形成快捷高效的三级城乡配送网。其中,城市配送网规划配送中心32个、配送4站51个、末端配送点若干;完善农村物流服务网络,实现农村快递服务全覆盖。

在近期建设方面,加快建设现代物流网和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目前,正推进实施现代物流网项目77个,2025年前竣工43个,2026年竣工14个,2027年后竣工8个,储备项目12个。在建、拟建及谋划交通基础设施项目32个。

在保障措施方面,一是强化统筹协调。坚持规划引领,统筹物流枢纽园区规划建设。二是确保用地指标。完善物流领域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措施,加强物流用地预留管理。三是实施创新驱动。加强数字化供应链前沿技术、物流先进模式等研究与推广。四是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政策支持,鼓励多元融资,壮大人才队伍,实施品牌战略。

(济南日报·爱济南 记者 刘彪)

编辑:柏凌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