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古建筑群变特色民宿,济南治愈系“村”游又添好去处
新黄河  昨天 12:00

新黄河记者:韩明霞  

“清代刘鹗的《老残游记》中‘桃花山’的美誉便源于此地……”走进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的北黄崖村,站在精心雕琢改造后的民宿前,驻村第一书记王军利眼中满是感慨与自豪,他热情地向新黄河记者说道:“走,我带你们往里走走,去瞧瞧如今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亲身感受一下这乡村田野间小院的惬意与宁静。”

北黄崖村,位于大峰山东麓,黄崖河水横穿而过,四周群山谷峪环抱其间。这座历史悠久的村落,古村祠庙庄严肃穆,巍巍山寨静默矗立,它们皆是岁月长河的无声见证者。

记者沿着通往北黄崖村民宿小院的蜿蜒小路前行,错落有致的青石板路曲折延伸,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石墙在葱郁绿树的掩映下若隐若现,石缝间,蒲公英肆意绽放,开得正旺;幽幽小巷,绿荫繁花,让人仿若置身于一幅诗意的田园画卷之中。

“今年开始,村里的民宿陆续迎来客源。农家小院里,吃有热气腾腾的铁锅炖、配备齐全的烧烤炉,玩有欢快的卡拉OK、趣味十足的棋牌室。当人们从快节奏的生活中抽身而出,在这里便能享受到乡村独有的悠闲小憩时光。”刚走进民宿片刻,王军利便立刻打开了话匣子,满脸骄傲地向记者介绍着这“重生”后的古村落,眼中闪烁着对未来发展的无限憧憬。

2023年,北黄崖村凭借其独特的魅力成功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内,明清古建筑群保存完好,齐长城屯兵营、石佛堂、梯子山寨等历史文化资源犹如璀璨星辰,熠熠生辉。

然而,这些珍贵的“宝藏”曾一度在时光的尘埃中沉寂。如何唤醒这沉睡的文化,让古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让驻村的王军利着了迷,他一头扎进资料的海洋,四处咨询请教,更是不辞辛劳,直接驱车带着村干部外出考察学习,在不断地探索与思考中,逐步梳理出北黄崖村文旅发展的清晰脉络。

在王军利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清华大学文化创意规划设计院的专家受邀驻村。专家们深入村落,实地考察,历时半年,为北黄崖村量身定制了一套科学合理的农旅发展规划。

蓝图绘就,然而,基础设施的短板却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王军利又马不停蹄地奔走于上级组织部门和农业部门之间,积极争取支持。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先后争取到145万元投资,用于村内道路拓宽和一处农旅服务中心的建设。这一系列举措,为北黄崖村的文旅发展进一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计划打造30处原生态古村落民宿,目前已有10处完成建设,民宿陆续经营起来后,闲置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村里老百姓和外界交流也多了起来,乡村和城市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了。这不仅是乡村发展的新契机,更是城乡融合的美好见证。”王军利望着逐渐热闹起来的村庄,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摄影:韩明霞  摄像:梁明星  剪辑:梁明星  编辑:柏凌君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