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吕高凡
7月16日早上8点多,家住济南市千佛山东路附近一小区的八旬老人马女士因门锁故障,被困家中。邻居通过楼道内张贴的一张“社区开锁”的小广告帮其联系开锁人员。让马女士意想不到的是,开锁人员打开门锁后称“更换了价值480元锁芯”,算上其他费用总共收取了1280元,“感觉收费很高,究竟有啥依据?”
7月17日,记者现场分别拨打了上述“社区开锁”小广告电话及曾联系马女士的上门开锁人员手机号,前者称“自己是房屋中介,但可帮联系开锁服务”,后者则称自己对马女士遭遇一事不知情,且拒不告知其公司名称和办公地点,随后挂断电话。此外,在济南公安“e警通”小程序中的开锁业名录中,也没有上述开锁公司电话。
上门开锁者“指挥”老人砸锁,收了1280元开锁费
“当时我家里铁门没办法打开了,二楼邻居发现后帮我打了贴在楼道里的‘社区开锁维修’小广告上的电话。”马女士回忆,接电话人员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
很快,一名开锁师傅上门联系到老人。“修锁师傅说,家里的锁芯太老旧了,建议更换新锁芯。我同意更换他推荐的那款价值480元的锁芯。后来,他让我和我老伴在屋里找锤子,指挥我和老伴使用锤子在屋内将机械锁具砸开。”
十几分钟后,老人和开锁师傅合力打开门后,师傅更换了新锁芯。可收费时老人大感意外,她告诉记者:“师傅说锁芯480元,配十把钥匙300元,另外还有200元开锁费和300元上门费,总共1280元。”
因自己和老伴年事已高,不熟悉移动支付的操作,老人便付了1300元的现金,开锁师傅通过微信退还20元。事后,老人觉得收费不合理,多次联系接听电话的女子和开锁师傅,二人的电话均处于无人接听的状态。
打开锁电话对方称房产中介,开锁师傅则称非自己所为
7月17日,记者来到老人所住的小区,单元楼内贴满了各类的开锁广告,上面仅有“开锁”字样及联系方式,且均未标注开锁公司名称。记者拨打了老人所联系的“社区开锁维修”广告上“88823636”的号码。接听电话的一名女子称,自己是房屋中介,但可以帮助联系开锁服务。对于老人遭遇的开锁费用一事,其称由开锁师傅上门收取。
随后,记者联系到该开锁师傅。他表示,开锁仅需五六十元,锁芯价格依质量而定,且只有上门后未开锁才收取上门费。对于其开锁公司的门店地址和名称,他并未回应,“我们有备案,目前师傅都在外作业,维修可直接上门。”此外,他否认了曾前往上述老人家里开锁一事,“这个手机号是店里员工通用的,不是我去做的。”随后,该人员匆匆挂断电话。
记者依据开锁电话,在多个可提供便民服务的平台检索信息未果。此外,济南公安“e警通”小程序中的开锁业名录中也没有上述提及的开锁电话。
市场监管、社区等多部门介入,将跟进调查了解
老人所在小区楼道里遍布的开锁小广告由谁所贴,具体公司位置在哪里,收费标准如何?7月17日,千佛山东路社区居委会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居委会一直在定期清理社区内的各类小广告,但外来人员也可自由出入社区,即便居委会定期清理,也无法保证社区内不会出现小广告。居委会工作人员还表示,居委会可协调相关执法单位,就其遭遇的事情进行调解。
济南市千佛山市场监管所称,已掌握该情况,并记录了开锁广告上的信息以及开锁师傅的联系方式,会跟进了解。
济南市公安局历下区分局千佛山派出所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开锁企业应到所属区、县公安局进行登记备案。”若企业存在不按规定进行登记备案、变更等情况,从事违法活动的,将依照法律、法规给予处罚。
此外,他们将依据相关人员提供的联系方式进一步了解此事,并认为老人遭遇的情况属于经济纠纷,建议其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采访中各方人士均提醒市民,类似的“牛皮癣式”小广告可信度差,请市民不要轻信,遇有生活困难可选择正规途径求助。
实习生:郝一铭 摄影:吕高凡 编辑:柏凌君 校对:汤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