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明水古城的青砖黛瓦浸润在夏雨初霁的薄雾中,“泉炬手”沿着百脉泉涌的轨迹次第前行。7月22日下午,2025济南国际泉水节“泉炬”传递章丘站活动在氤氲水汽中拉开帷幕,这场以泉为媒的文化接力,串联起章丘泉水之魂与人文之光,让“中国龙山 泉韵章丘”的文旅画卷在百脉泉畔徐徐铺展。
泉脉如史,古城新韵映古今
“泉炬”传递路线,恰似一条流动的文脉走廊。起点小哨门城墙弹痕无声诉说着解放战争的烽烟,与今日传递盛景形成历史回响。匠心手造非遗点银壶前,铜银交融的玄妙工艺闪耀着章丘冶炼史诗延续至今的工匠精神。复刻的明水大街浓缩老城印记,咖啡厅与艺术馆的嵌入,使传统街巷焕发时代新意。泉秀广场巧妙融合泉水灵动与清照词韵,李清照曾对镜梳妆的漱玉泉、被誉为“天下奇观”的梅花泉、墨如沸涌的墨泉、百脉沸腾的百脉泉……每一处名泉都是一部流动的地方志。
“泉炬”所至,既是地理坐标的转换,更是从龙山黑陶到现代产业文明的时空穿梭,章丘深厚的泉水底蕴与古城肌理在奔跑中生动复活。
泉涌如炬,群英闪耀照征程
“泉炬手”中有守护光明的“中国好人”马利,有以锦鲤养殖激活乡村的“新农人”王元虎,有23年专注罗茨风机检修的“济南工匠”袁镇芝,有在特巡警战线屡立战功的李淑银,更有推动新材料升级的“专精特新”企业领军人夏伦全、擘画产业新局的国企掌舵者刘国桢。从社区党支部书记王仙的为民情怀,到教师吴红军的育人使命,从疾控卫士王超的抗疫担当,到消防勇士张继东的逆行身影……他们在各自领域如泉涌般默默奉献、奔流不息。
行至点银壶,齐臻堂匠人“出水如注,断水如刀”的壶嘴工艺,让“泉炬手”孙义岭驻足感慨:“从公元前206年的铁花飞溅到今天的铜银交融,章丘工匠的基因从未断流。”而当“泉炬”抵达墨泉时,“泉炬”手夏伦全凝视着“一泉成河”的奔涌,他推进的智能制造示范企业,恰如这泉水般在传统产业中激荡出新质生产力的浪花。
当“泉炬”在他们手中传递,传递的是爱岗敬业、创新争先、担当奉献的时代精神,闪耀着“泉城名士”在新时代的璀璨光芒。
汇泉如誓,清流永续润未来
清照故居广场,汇泉仪式庄重开启。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高淑贞三击铜锣,宣告仪式启幕。一袭宋风简袍的取水礼官,以竹舀盛起百脉泉水,吟诵“地脉通海眼,清波润墨田”的颂词。凝聚天地灵韵的泉水被郑重注入龙山黑陶瓶,系朱砂麻绳,押“泉源百脉”火漆封缄,封存下章丘文脉流淌的基因密码。
高淑贞、刘国桢、赵丽美、胡延杰、霍中祥、刘希云六位汇泉代表,手持取自各名泉的泉水,共同注入汇泉装置。百脉清流融汇一刻,六位代表铿锵宣读爱泉护泉宣言:“用心灵爱泉,珍视泉水,爱惜满城泉池,传承深厚文化底蕴;用行动护泉,节约用水,倡导文明风尚,守护泉脉永续流淌!”清照小学孩子们纯净的《泉水谣》随之响起,爱泉护泉的信念在童声中薪火相传。
“泉炬”章丘行,是一场文脉的追寻,更是一曲新时代的泉城壮歌。当百脉清泉奔涌入陶瓶,封存的是历史,开启的是未来——以泉为脉、以文塑旅、以人为本的章丘,正以生生不息的泉涌之力,奔赴更加壮阔的征程。(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李少庆)
编辑:刘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