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珍珠泉还是舜和?济南上班族陷入幸福的烦恼
济南日报·爱济南客户端   昨天 18:06

“今天中午吃珍珠泉还是舜和?要不然光顾下蓝海大酒店?”最近这段时间,每到中午时分,济南不少打工人都会陷入这类选择困难症的困扰。原因无他,整个济南的品牌酒店都上街练摊了,这让打工人也有了天天吃大饭店的机会。

当四星级、五星级酒店“摆摊卖菜”席卷全城,这场“接地气”背后可能是餐饮业陷入业绩下滑的市场映射。

品牌酒店齐亮绝活

8月4日,打工人刘晓在朋友圈晒出了自己的午餐照片,这份快餐包括3只大虾、一只鸡腿、一份木耳炒鸡蛋、一份萝卜丝炖粉条、一份米饭还有一份小咸菜,看起来色香味俱全,售价仅12元。这份盒饭购买自蓝海大饭店的摆摊。

蓝海大饭店的12元快餐

最近这几天,在泉城路附近上班的孙晨尝鲜过多家品牌酒店的“地摊菜品”,珍珠泉宾馆的泉城大包子、花卷、凉皮,倪氏海鲜的炖肘子,怡豪大酒店的软炸虾仁、炸藕盒都不错。一圈下来,孙晨对倪氏海鲜的肥而不腻的炖肘子念念不忘。

因为公司地处核心商圈,周边试水“摆摊卖菜”的品牌酒店很多,这让孙晨和同事陷入“幸福的烦恼”。“以前每到中午,同事们都会掏出手机点点外卖,这段时间大家开始结伴去品牌酒店的‘地摊’尝鲜。这附近好像就香格里拉酒店还没出来摆摊,我还挺期待的。”孙晨说。

济南酒店摆摊合集

有热心网友梳理了一份济南品牌酒店的“地摊”攻略,分享在小红书上。

这份“不完全名单”上,晒出市中区的蓝海御华等6家酒店、天桥区的舜和亚朵等9家酒店、历城区的倪氏海泰等5家酒店、槐荫区的东方大酒店等3家酒店、历下区珍珠泉宾馆等16家酒店、高新区的喜悦东方等5家酒店、奥体中心商圈银丰华美达等6家酒店,总计多达50家。

名单对四星级、五星级酒店进行备注,还温馨提示大家:酒店的菜也不一定都好吃,大家别抱太高期待。名单刚发布就有网友跟评:“我现在打车过去来得及吗?会不会人家摆完了?”下面有网友贴心回复:“下午四点半就开始摆了,最好别赶下班点,可能排长队。”还有网友提醒:“不值得打车跑一趟,味道不是想象中那么好,我可能我期待值拉得太满。”

这份名单的留言区,不少网友仍在继续补充“摆摊卖菜”的酒店名单。

赚个吆喝

7月上旬,就有媒体关注过最早一波加入“摆摊卖菜”的舜和酒店。报道中提到:舜和集团董事长任兴本也现身售卖现场,他手拿大勺为顾客盛菜,动作熟练利落,被员工调侃“老板的手一点都不抖”。

珍珠泉宾馆“摆摊”现场

珍珠泉宾馆“摆摊”现场放置的价格牌上显示:花卷1元/1个、肉包4元/个、素包3元/个、红烧鲅鱼8元/条、酱肘子36元/斤、红烧狮子头6元/个……在后面建筑端庄大气风格的衬托下,简易摊位相当接地气。因为菜品价格亲民,顾客排起长队购买。“价格卖得不算贵,我买了两份熟食给孙子加菜,珍珠泉宾馆是咱本地老品牌,信得过。”家住附近的翟大妈一边展示手里的酱牛肉、卤豆腐,一边说。

“中高端餐饮店摆地摊基本不赚钱,也就凑个热闹,打打亲民牌。”曾经投资过一家韩国料理的王煦透露,自己的酒店亏本关门之前,也尝试卖过一段时间的快餐盒饭,试图挣扎求生。当时,酒店生意冷清,大厨、服务员闲得发慌。增加快餐业务后,接单、炒菜、分装都有人干,团队坚持了半年,可惜没能赚钱,更没有完成业务转型和酒店自救,最后还是关门停业了。“定价高了卖不出去,定价低了包不住成本,和外卖小店卷价格,咱没有优势,最终还是没干成。”王煦说。

“可能同行老板想提振员工士气,营造奋发图强的氛围吧!我个人不是太赞成这种做法。”济南本地一家餐饮连锁店创始人认为,中高端酒店“摆摊卖菜”并不是行业创新,甚至是违背市场规律的。在他看来,高端酒楼每年要支付高额的房租,还有水电费、人员工资等刚性成本支出,“摆摊卖菜”首先不是这类酒店的盈利之道。同时,中高端酒店如果杀入外卖市场,会模糊顾客对酒店的品质评价,甚至让有消费能力的顾客放弃进入餐厅堂食。一家人均消费80-300元的餐饮企业,如果把平价菜品拿到门口出售,顾客会怀疑“同样的菜品,堂食会不会是‘地摊’价格的数倍”,进而不想进入餐厅当“冤大头”,那岂不是得不偿失?

“摆摊卖菜”背后

中高端酒店争相“摆摊卖菜”背后,其实是餐饮业面临的现实考验。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6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2287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中餐饮收入为4708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13%,同比增长0.9%;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1372亿元,占餐饮总收入的29.1%,今年首次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0.4%。

酒楼“地摊卖菜”吸引顾客尝鲜

济南本地餐饮业数据也和全国市场情况大致吻合。济南市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3年,济南市餐饮收入762.3亿元,同比增长11.5%;2024年,济南餐饮收入770.0亿元,同比增长1.0%;2025年上半年,济南餐饮收入296.7亿元,同比增长0.3%。整体下降趋势明显。

餐饮业正经历着罕见“变局”。

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国内餐饮相关企业注销、吊销量达到惊人的105.6万家,接近2023年全年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国餐厅闭店数字又增加至161万家。湖南媒体报道:2025年上半年,湖南全省新增餐饮门店17697家,但同期注销门店达18450家。这显示整个餐饮行业正上演“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快速洗牌。

今年上半年,餐饮业还有另外一个标志性事件,即外卖大战。

京东外卖与美团、饿了么等平台掀起外卖价格战。外卖大战期间,外卖单价比堂食便宜不少,导致堂食锐减,大量商家增收不增利。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在调研中发现,“价格补贴活动期间,单笔订单的平均利润率出现普遍下降,下降幅度不同,10%-30%居多。

“外卖大战会进一步加深消费者的线上消费习惯,中高端酒店若想顺应潮流,不见得要‘摆摊卖菜’,而应思考如何顺势而为,让自家菜品的‘色、香、味、形、意’通过线上渠道卖到顾客家里。”面对当前的市场环境,前文提到的餐饮店负责人建议同行企业,在谨慎扩张、守住现金流的基础上,发挥自身优势,开辟“地域风味”“烟火气”“养生药膳”“健康轻食”等特色赛道,真正从顾客角度出发,寻找适合自己的转型之路,而不是和外卖、摆摊这类低毛利、低客单的生意“抢蛋糕”。

(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韩霄鹏)

(备注:应受访者要求,王煦为化名)

编辑:刘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