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说泉 | 张炜:有水有树的城市是生活之佳所
济南日报·爱济南  7小时前

2025济南国际泉水节正在热烈进行中,济南人又一次迎来属于自己的独有节日,泉城也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美好城市。济南潇洒似江南,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济南不是自己的家乡,但这座包容、热情而美丽的城市,会让每一位生活在这里的人发自内心的由衷爱上这里。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协副主席张炜就是这样一位“济南人”。

张炜回忆,自己来到济南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来济南之前,曾想象过这样的春天:一些人无忧无虑地在泉边柳下晒着太阳,或散步或安坐,脸上尽是满足和幸福的神色。煮茶之水来自名泉,烧茶之柴取自南山,明湖有跳鱼,佛山有倒影,市民从容又欣欣。这样的描绘当然包括了预期,当然是外地人用神思对自己真实生活的一种补充。”

张炜在春末夏初时节来到济南,“尚未安顿下来,即风尘仆仆赶往大明湖”。大明湖给张炜的第一印象是果然大水涟涟,碧荷无边,杨柳轻拂,游人闲适。这样美丽的泉水之湖,让来自烟台海边的张炜一见如故,“最让人感到亲切的是泥沙质湖岸,自然洁净”。

在张炜看来,济南是名副其实的“泉城”,名泉七十二处,其实小泉无限,尽在市民家中院里,从青石缝隙中蹿流不息,习以为常。“记得当年从大明湖离开,穿小巷抄近路,踏进阴阴的胡同,一脚踩上的就常常是润湿的石块,有人告诉:下面压了泉。”

与泉水相得益彰的是济南的文化。给张炜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吕剧、说书和泰山皮影。湖边说书人使用的济南老腔,厚味苍老,直连古韵,听得人颈直眼呆。泰山皮影则有专门的传人,属于视听大宴,特别入耳入心的是老艺人略显沙哑的泰山莱芜调,说英雄神仙和妖魔鬼怪,如同畅饮地方醇酒。这种初始印象既是确切的又是新鲜的,它一直会留在心中作为一个对比,并作为一个记忆告诉未来:这就是济南。

张炜说,近四十年弹指而过,如今的济南泉涌了,水多了,树也绿了,有了泉水的滋润,有了绿树的映衬,城市也变得更加可爱。“济南将始终和刘鹗的名句连在一起:家家泉水,户户垂杨。这八个字给人以无限想象,说的是水和树,是人类得以舒适居住的最重要的象征和条件。如果一个地方有水有树,那肯定就是生活之佳所。”(济南日报·爱济南 记者:李雪萌)

编辑:陈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