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童乐缤纷暑期”活动精彩不断 四大阵地托举未成年人多彩成长路
济南日报·爱济南  2天前 09:46

为了让广大未成年人度过健康快乐、充实安全的暑期,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继续推出“童乐缤纷暑期”未成年人假期主题实践活动。截至目前,各区县、相关市直单位充分发挥全市各类社会实践育人场所、教育服务资源作用,精心推出千余项实践活动,让未成年人在沉浸式体验中“树信念、立品质、美心灵、强体魄”。

实践基地燃信念 红色足迹铸魂育人

全市各级社会实践基地充分发挥育人效能,将红色基因传承与科技创新探索深度融合,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

天桥区以红色教育为主线,构建沉浸式学习场景。刘庙小学组织少先队员到解放阁与济南战役纪念馆,透过锈迹斑斑的武器、泛黄的战地书信等200余件实物展品,感悟将士浴血奋战的英雄气概。汇才小学走进中共山东早期历史纪念馆,在军民同心主题展区探寻初心密码,学生张明宇在心得中写道:“先辈为家国而战的信念,让我明白了今日安宁的珍贵。”锦绣明湖小学分批开展烈士陵园祭扫,在庄严肃穆的仪式教育中厚植爱国情怀。榆山街道邀请抗美援越老战士廉兴满开展“老兵宣讲 浸润童心”活动,以亲历者视角讲述战斗故事,让红色记忆直抵心灵。

平阴县创新“档案+AI”研学模式。县档案馆联合东三里小学举办“请听档案说”活动,20名学生通过AI机器人“小天使”交互导览,完成从档案检索到历史解码的全流程实践。“原来档案会说话!”学生李响在操作档案管理系统后兴奋地表示。锦水街道组织毕海洋村留守儿童走进伊利乳业工厂,在全透明生产线前观察牛奶灭菌灌装工艺,并绘制《奶牛的一天》科普画作,将产业知识转化为生动认知。

济南热力集团开展“温暖同行,共筑未来”开放日活动,邀请40余名特殊儿童参观智能服务厅。孩子们在客服机器人的引导下体验电子发票打印、供热管家查询等功能,96969热线中心更以情景剧形式演示暖气故障报修流程。“原来冬天暖气的背后,有这么多叔叔阿姨在守护。”听障儿童小雨用手语表达感动。

孩子们在行走的课堂中触摸历史脉动,将爱国情怀融入成长基因。

中心服务润心田 多元课堂启智赋能

各级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整合资源,打造“不设墙”的成长空间:

市中区构建“健康+素养”双轨课程体系。王官庄街道十区社区联合济南华侨医院开展“关爱成长 护齿童行”活动,医生以牙齿模型演示龋齿形成过程,孩子们通过菌斑染色实验直观看到刷牙盲区。大观园街道纬五路社区推出儿童情绪管理课,心理导师带领20名儿童通过曼陀罗绘画静心调绪。“涂色时我的愤怒变成了彩虹。”参与学生王梓涵展示画作。舜玉路街道则打造“暑期档”活动矩阵:水上嘉年华开启清凉体验,编程课堂培育科技素养,非遗翻花锤炼工匠精神。

章丘区深化“传统文化+”实践路径。章丘区文旅局联动文化馆开设电吹管、古筝公益课32课时,惠及青少年460人次;图书馆“非遗润童心”活动通过泥塑创作体验匠人精神;博物馆推出“文以化人”研学营,融合雕版印刷、陶艺、VR历史互动三大模块,创新设计研学任务卡。三涧溪村“星火课堂”组织经典诵读《弟子规》,鲁能社区开展老物件故事会,引导孩子在乡土记忆中寻根文化。

南村街道聚焦安全能力提升。西区社区以“垃圾分类大转盘”游戏教授环保知识,30名孩子在竞赛中掌握四分类法则;南区社区联合天桥区消防救援大队开展“七彩课堂”,消防员现场演示灭火器操作,并组织模拟火场逃生演练,强化应急处置能力。

从健康守护到能力培养,文明实践阵地成为滋养综合素养的沃土。

社区托管解忧盼 家门口托举童趣梦

各街镇村居立足“家门口”需求,破解暑期看护难题,实现“安全有人护、兴趣有发展”

钢城区构建全域托管网络。艾山街道在九龙家园、钢都等6个社区同步开办公益班,形成“15分钟托管圈”;颜庄街道东红埠岭村连续3年开展“学业+书法”双轨课程,“青鸟计划”志愿者手把手教授毛笔握姿;汶源街道统筹8个社区资源,为200余人次提供阅读、棋艺、音乐服务。“孩子每天盼着来社区下象棋,我们再也不愁上班没人管了。”家长刘女士在意见簿留言致谢。

榆山街道筑牢成长防护网。云翠社区开展“心语启航·阳光成长”心理讲座,志愿者通过情绪卡片游戏引导儿童识别焦虑信号;环秀社区组织“与法童行”主题活动,律师以“校园欺凌模拟法庭”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条款,学生李明轩在扮演法官后感慨道:“法律不是冰冷的条文,它能真正保护我们。”

南部山区推动服务下沉。仲宫街道“终军公益学堂”为70余名留守儿童提供课业辅导,山东大学志愿者设计十二生肖手工课;柳埠街道尧庄村组织20名山区儿童体验地铁出行,从独立购票到学习安检规范,城乡互动桥梁悄然架起。“第一次坐地铁,我发现城市地下藏着‘钢铁长龙’!”学生赵小磊在日记本画下飞驰的车厢。

社区化身“暑期乐园”,让安全看护与兴趣成长同步实现。

山水研学续文脉 泉城浸润传薪火

公园景区、老街古巷化身文化传承的鲜活课堂,孩子们在泉水畔、青石路上,以沉浸式寻访续写千年文脉。

历下区开展“济南古城我的家”深度寻访。名士小学走进百花洲皮影剧场,传承人李娟指导80名学生操作“大战蝎子精”角色皮影;熙华小学体验雕版印刷、掐丝珐琅技艺,学生陈思羽将作品装裱后感叹道:“每道金丝都要屏住呼吸,古人智慧让人敬佩。”甸柳一小穿梭于曲水亭街,测量泉水PH值、绘制垂杨生长图,完成《“家家泉水”生态调查报告》;燕柳小学发起《守护古建倡议书》,并设计“文庙-题壁堂-珍珠泉” Citywalk路线,吸引300余家庭参与。

章丘区活化历史遗产教育。城子崖遗址博物馆推出四大史前研学课程:在“陶艺工坊”复刻龙山黑陶纹样,于“农耕区”体验刀耕火种,考古探方发掘环节更让青少年亲手清理仿制文物。高官寨街道开展“非遗漆扇”制作,孩子们用矿物颜料绘制花鸟山水;普集街道“解码藻井”活动结合AI还原技术,在团扇上再现千年纹样。

从红色基地的铮铮誓言到非遗课堂的指尖匠心,从社区托管的欢声笑语到山水之间的文化寻根——这个暑期,千余项活动如繁星点亮泉城。此次济南“童乐缤纷暑期”未成年人假期主题实践活动,让每一处空间成为滋养成长的土壤,每一场实践化作启智润心的甘霖。当童心以快乐为墨、时光为卷,这座城正为未来写下最生动的注脚。(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 苏晓萌)

编辑:柏凌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