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泉城力量 共筑慈善梦想!济南慈善用大爱书写发展新篇章
济南日报·爱济南  2天前 09:07

金秋九月,善满泉城。泉城济南处处涌动着善意暖流。在第十个“中华慈善日”来临之际,我市作为“大爱之城”,以“汇聚向善力量,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联动全市开展慈善文化“五进”系列活动,让慈善之泉浸润城市肌理,绘就全民向善的文明画卷。

慈善暖民心,泉城有温度。近年来,济南市民政局在市委、市政府与省民政厅的坚强领导下,紧跟中央慈善事业发展步伐,围绕城市民生需求大局,将慈善工作与社会保障紧密衔接。通过壮大慈善队伍汇聚爱心力量、深化社区服务解决群众“小急难”、传播慈善理念营造向善氛围,倾力打造“泉心向善”公益品牌,让慈善之光遍照泉城,推动济南慈善事业书写更加繁荣的民生答卷。

扩容慈善“朋友圈” “慈力”涌流润泉城

爱心的长河非一溪可成,慈善的大厦非一木可支,济南以开放之姿广纳慈善贤才、扩容公益阵容。截至目前,全市慈善组织数量已达122家,居全省首位;慈善信托备案总量达到69笔,合同规模达1.87亿元。济南市1人获评“中华慈善奖”,18个企业、个人和项目荣获“山东慈善奖”。

从企业的责任担当到社会组织的专业赋能,从志愿者的热忱奉献到市民的点滴善举,济南编织了一张覆盖全域的慈善网络。

规范慈善管理 善治笃行暖民心

规范不是约束的枷锁,而是守护初心的盾牌,唯有立下清晰准绳,才能让慈善之路行稳致远,让每一笔善款都闪耀诚信的光芒。为此,市民政局坚持推进慈善事业规范化发展,加强慈善组织年报管理,完善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制度。实施阳光慈善工程,开展慈善组织管理漏洞和风险隐患全面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开展慈善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充分运用约谈、审计、专项检查等监管手段履行监督职能,加强慈善组织管理。

举办慈善组织专题培训班、知识竞赛,召开座谈会,大力宣传普及慈善法、《山东省慈善条例》,指导慈善组织依法依规开展慈善活动。牵头制定发布全省首个《慈善信托服务规范》(T/SDAS1079-2024)团体标准,规范慈善信托发展。《济南积极探索“慈善信托”发展路径》获评2024年全省民政工作优秀创新案例。

济南,在规范管理中守护每一份赤诚善意,让监管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发展社区慈善 打造基层公益“微阵地”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也是慈善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市民政局自2020年以来开始推行社区基金工作,精准对接居民需求,焕发社区治理生命力,目前,济南市已累计设立社区慈善基金734只,实施公益慈善项目1104个,募集资金1966.4万元,受益群众达68.09万人次。全省评定的100只“金种子”优秀社区基金中,我市共有14只社区慈善基金成功入选,数量全省第一。

汇聚社区“微力量”,解决群众“小急难”。市民政局鼓励各区县(功能区)立足实际,以基层群众福祉为落脚点设计项目,真正解决好老百姓身边的问题,打造本区特色。比如,历下区打造“社工+慈善”本土化社区基金发展模式;市中区制作“爱心商家”捐赠码,每笔成交后将为社区基金捐赠1元;槐荫区探索“社区基金+慈善+网络募捐”模式,实现社区基金线上筹款。

讲好慈善故事 让爱浸润泉城

慈善的力量,不仅在于物质的帮扶,更在于精神的传承。

市民政局始终坚持打造“泉心向善”慈善事业品牌,发动区县(功能区)打造“爱满历下”“市中慈善 大爱无疆”“起航·益起爱”等优秀慈善品牌,形成独具泉城特色的慈善品牌矩阵。

创新推动打造多元慈善空间。济南慈善展室、历下宽厚里慈善文化街区、石河岭慈善文化广场、市中石崮慈善主题公园、慈善书屋、慈善公交……为济南慈善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全新阵地。

连续5年组织开展“中华慈善日”主题宣传活动,发送6万余条慈善宣传公益短信,开展“泉城论善”主题交流、慈善展览等活动,扩大慈善文化宣传范围。

连续4年联合市委宣传部、市委市直机关工委、济南日报报业集团等部门单位开展“一城大爱暖泉城·爱涌泉城”公益评选活动。

……

如今,以“汇聚众力”为根基,以“为民利民”为初心的济南慈善事业,已成为泉城济南的鲜明文明底色,融入城市发展的血脉之中。未来,这座“大爱之城”将继续携手社会各界,在慈善事业的新征程上续写更多温暖篇章,让“泉心向善”的光芒照亮每一个角落。(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 兰萃)

编辑:柏凌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