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让党员教育一“滴”到位
中国组织人事报  2天前 09:29

9月4日,中国组织人事报 ——【组工干部调研手记】微信公众号专栏,以《让党员教育一“滴”到位》为题,对济南市把脉问诊党员教育“覆盖难”,全链条探索破解新良方,推动党员教育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调研文章进行了宣传报道。

走在泉城济南的街巷里弄、田间地头,和快递小哥聊培训、跟社区书记话学习、听企业党员讲变化,传统“大水漫灌”“一锅煮”的培训模式,早已跟不上新时代的脚步。如何让教育真正“滴灌”到每个党员心里?这趟调研,我们试着找答案。

蹲点观察:把脉问诊党员教育“覆盖难”

◆部门各管一摊,权责交叉“掰不清”

座谈中,某区委组织部的同志反映,党员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部门多,各有职能、任务各异,如果沟通少了、配合松了就容易“各吹各的号”,基层党组织可能“有心无力”。

◆组织触角短,零散党员“摸不着”

市委“两新”工委的同志帮我们算过账:全市“两新”组织有几十万家,“倘若只重点抓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这没错,但普通党员呢?”我们也体会到,“两新”组织规模小、党员少、流动快,与其相匹配的党员教育管理机制亟需破题。

◆内容不对味,党员学习“不积极”

有组调查数据很扎眼:47.64%的党员说“培训内容都一样,没针对性”,63.24%的人吐槽“上课太死板,坐不住”。农村党员盼着学大棚种植、电商带货,上班党员想找个弹性学习方案,偏远地区的党员期盼着高质量的师资课程……这些需求不妥善解决,党员的学习积极性就难提上来。

◆工学矛盾复杂,集中培训“卡脖子”

平阴县孔村镇的党员培训记录中,“未参训”一列285个名字格外显眼。镇党建办同志指着名单叹气:“这82名党员在镇上碳素厂上班,这203名在外打工,开次会想凑齐人,真是太难了。”莱商银行60%的党员散在各县域网点,凑不齐人成了基本培训的“挠头事”。

一线实践:“全链条”探索破解新良方

党员教育不能只图“有没有”,得求“实不实”“行不行”。半年来,济南从党员教育全链条上用力——组织29个试点单位、6300余个基层党组织通过解剖麻雀方式先行先试、逐步探索,着力破解“如何教、谁来教、教什么、在哪教”等现实问题。

◆攥紧拳头,让各级组织拧成“一股绳”

以前是各部门“各跑各的道”,现在得有个“总调度”。组织部门牵头,先给各单位划“责任田”:谁管农村党员、谁抓新业态群体、谁抓国企党员,清单列得明明白白。区县、街镇、村居一级抓一级,就像串珠子,把散落在各部门的资源串成链。试点中,基层党委反映,多头调训的情况大幅减少,基层党建办的同志说:“现在培训有章法,不用瞎忙活了。”

◆量体裁衣,让师资课程顺应“胃口”

农村党员想学啥?种植养殖、矛盾调解……那就编教材、开专题——组织部门牵头,会同农业农村、文化旅游、政法等部门单位,联合开发5大专题31堂本土化规范案例课程,配套街镇党校培训使用,让党员愿意听、听得懂、用得上。

着力解决基层干部没时间集中学的现象,采取“4点半课堂”“书记茶摊”等灵活方式,方便党员自主选学。依托“灯塔—党建在线”等线上平台,探索点单约课机制,培训资源共建共享。

◆就近入学,让阵地场所服务生产

历下区甸柳新村街道的党群服务中心里,快递小哥们正围着讲师问子女入学政策。这是专门为他们设的“骑士课堂”,旁边的书架上摆着《便民服务手册》,橙色沙发旁还放着充电插座。“累了歇脚时就能学,比专门跑一趟方便多了。”一位小哥说。全市像这样把教育阵地建到党员“家门口”的“泉新泉驿”小微校建了1167个,确保15分钟内能找到学习的地方。

快递小哥在“泉新泉驿”小微校利用休息间隙观看微课。金辉 摄

◆视频覆盖,让优质资源直达一线

健全完善面向基层广大党员的海右先锋·基层大讲堂,以“1个街镇主课堂+160个街镇分课堂”视频集中培训形式,让优质师资课程直达一线、覆盖基层。章丘区文祖街道党员老郑说:“以前听专家课得跑市区,现在搁街道党校就能听,方便!”全市已累计举办28期、培训党员18.3万余人次。

海右先锋·基层大讲堂宁家埠街道分课堂。于程 摄

◆创新形式,让教育培训跟上时代

面对党员教育日趋复杂的形势,我们还创新开展“五式”教学:紧盯事业发展、党员成长需要,探索“定制式”乐学、“成长式”教学,组织党员骨干在本职岗位上、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锤炼本领;聚焦新兴领域党员工学矛盾,开展“服务式”促学,以服务搭台,用教育唱戏;针对流动党员失学难题,实施“跟踪式”辅学、“温情式”送学,依托信息化手段建立“党员学习档案”,定期组织“返乡课堂”、视频谈心等,让党员和组织之间始终连着一条线……

“有效覆盖”的生命力

党员教育,只有融入中心、服务大局,才能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历城区芦南村的党员活动室里,村支书贾虎平泛黄的笔记本中写满了收集的案例素材:“用党员的身边事讲解农村治理的破解法,泥腿子的经验党员更爱听。”天桥区凤凰山电商产业园的直播间里,如何提升直播技巧的技能培训课引来青年党员全身心的投入。历下区的“骑士课堂”里,《便民服务手册》的折角,都是快递小哥常翻的痕迹,党员教育越来越有力度、温度……

凤凰山电商产业园内党员主播帮忙销售济南特色产品。金辉 摄

这一刻我忽然懂了:党员教育的生命力,从不在文件里、报表中,而在党员最需要的地方。就像济南的泉水,只有流进田间地头、车厢网点、社区村口,才能真正实现“有效滋润”。

从调研、试点再到铺开,我们发现,基层党员的干劲更足了:29个试点单位里不少项目提前竣工,推动一大批民生难题得到解决,这或许就是答案——当基层党建工作贴着党员的需求走,就能像叮咚泉水一样,浇灌出最扎实的果实。

编辑:柏凌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