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白云湖湿地入选国家重要湿地名录
新黄河  5小时前

新黄河记者:杨璐  

10月16日,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审核认定,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白云湖湿地正式列入国家重要湿地名录。这一殊荣标志着白云湖湿地在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及历史文化传承方面的突出价值获得国家层面认可,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再添“绿色名片”。

白云湖湿地位于济南市章丘区西北部,是鲁中山前平原与黄河、小清河泛滥平原交汇形成的天然淡水湖泊湿地,总面积1354.36公顷。白云湖以百脉泉等泉群为水源,年补水量超250万立方米,是我国北方罕见的泉水补给型湿地,百脉泉与母亲河的双重滋养,使白云湖水质常年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成为小清河上游生态屏障和区域水环境“调节器”。

作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通道的重要中转站,白云湖湿地记录鸟类14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青头潜鸭、卷羽鹈鹕在此栖息,全球极危物种青头潜鸭种群数量持续增长。2023年,该湿地入选首批“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秋冬季观测到超5000只迁徙鸟类在此停歇。湿地内野大豆等国家保护植物广泛分布,形成“水草丰茂—鱼虾繁育—鸟类云集”的完整生态链,彰显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典型范例。

除此之外,白云湖湿地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人文底蕴。自汉晋见载于史册,宋代李清照以“常记溪亭日暮”描绘其景,元代张养浩作《白云楼赋》咏叹湖光。近年来,章丘区深挖“莲”“廉”文化内涵,连续举办荷花节,将生态修复与文旅融合,使千年湿地成为弘扬传统文化、倡导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累计筹集财政资金2069万元用于白云湖湿地生态修复,坚持自然恢复为主、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相结合的原则,通过植被恢复、水系连通、动物栖息地修复等措施,完成生态修复38.1公顷,白云湖湿地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进一步提高。

据悉,接下来济南市将持续推进植被修复、栖息地优化等工程,完善智慧监测体系,全力守护这颗“齐鲁生态明珠”。

编辑:韩璐莹  校对: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