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济南,秋高气爽、泉韵悠长。
在第四届儒商大会举办期间,一场关乎“碳”与“绿”的对话成为济南进一步密切国际合作的桥梁和平台——10月29日,中新可持续发展合作交流会暨济南城市推介会举行。
这场活动以“‘碳’本溯源·绿动未来”为主题,旨在结合中新济南未来产业城建设发展机遇,深化与新加坡在可持续发展与碳中和领域的合作,让泉城与狮城的合作迎来了“芝麻开花节节高”的新契机。
济南的底气,藏在“十四五”交出的亮眼答卷里。
“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和全国一样,“十四五”时期济南各项事业也取得了显著进步。
活动现场,济南市委书记刘强对此作了简要介绍——

济南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创新能级稳步提升,产业体系不断优化,绿色发展扎实推进,民生事业更有保障,交通网络日益完善。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与世界各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
刘强说,近年来,济南市与国际市场的经贸往来不断扩大,“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广度不断扩大,能够为包括新加坡在内的广大外资企业投资济南,提供更多机会场景,营造更优发展生态。同时,也鼓励济南企业到包括新加坡在内的海外市场发展。
事实上,济南与新加坡的合作由来已久。
作为济南第二大外资来源地,新加坡一直是济南对外开放的重要伙伴,不少新加坡企业早已在泉城“安营扎寨”:丰树集团、普洛斯、中新绿色科技研究院等一批新加坡项目已在济南落地生根。而这次交流会的重头戏——中新济南未来产业城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将为两国可持续发展合作打造新的应用场景与示范样板。
聚焦“未来信息、未来能源、未来空间”三大未来产业及未来城市建设“3+1”发展方向,66平方公里的中新济南未来产业城围绕“中新地方合作新标杆、未来产业发展新空间、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绿色低碳城市新示范”发展目标,正努力打造一个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契合发展需求的中新地方合作新平台。

当前,未来产业城已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展现出蓬勃向上的势头。
——共享未来产业机遇。重点围绕“未来信息、未来空间、未来能源”,延伸机器人、智能网联、生物育种、新型功能材料等合作领域,搭建“3+X”未来产业体系,发挥新加坡在人工智能、绿色能源、数字科技等领域的显著优势,在科技成果转化、生产性服务业导入、“双碳”认证体系建设、“氢进万家”示范工程等方面开展合作。
——共建未来城市典范。围绕打造“绿色低碳城市示范”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生态宜居、智慧韧性”发展理念,发挥新加坡“花园城市”“自然城市”“智慧城市”经验优势,在生态环保、城市运营、社会治理、数绿融合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共同打造城市建设领域的中新合作新典范。
——共绘合作交流新篇。依托山东-新加坡经贸理事会,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交流机制。加强政府部门互访,努力提高合作效率、提升合作层级。加强科教领域互动,深化双方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人才交流。加强经济领域合作,用好双方商协会、企业资源,吸引高质量投资与产业项目落地。加强社会层面互动,深化宣传、教育、文化、旅游等各领域交流,增进理解、厚植友谊。
此次,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梳理形成了未来产业城两批合作机会清单,为市场主体提供丰富的机会场景和投资机遇。

儒商大会是全省高层次开放交流平台,也是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历届大会汇聚海内外精英,是展示城市形象、推动交流合作的宝贵契机,也成为济南对外开放的“黄金窗口”。
济南作为大会承办城市,在省委、省政府和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儒商大会平台持续深化“双招双引”工作,成功推动了济南生物医药科技园、正泰电气、朗基尔齐扬等重点项目落地。特别是在第三届大会签约项目中,已有14个项目完工、23个项目开工建设,实际使用外资1.7亿美元,内资项目投资达220亿元。
这些务实合作,一方面加深了济南与广大儒商朋友的互动交流,提升了儒商朋友对济南的认同感,同时也助力了济南生物医药、新材料、特医食品等产业集群发展,为济南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
借助第四届儒商大会召开契机,济南将与吉宝公司、盛裕集团、雅诗阁、南洋理工大学等新加坡领军企业及机构等密切沟通对接,重点围绕双方将共同打造的中新济南未来产业城这一对外合作平台,在智慧城市、绿色能源、大健康、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让合作从“点对点”不断升级为“全方位”。
刘强在推介会上说,相信在中新两国领导人战略指引下,狮城与泉城的合作会“芝麻开花节节高”。
济南正以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未来已来,济南的“绿色未来”,值得期待!(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 林江丽 摄影 张一)
编辑:柏凌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