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南历城区的某小区,一名外卖小哥抵达小区南区的后门。只见他从口袋中掏出一张看似普通的卡,轻轻一刷,门禁应声而开,他迅速骑车进入小区,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没有丝毫的耽搁。
这看似平常的一幕的背后,却隐藏着外卖员的“便捷之选”与业主的“安全之忧”。这位外卖小哥告诉记者,这张卡是从可以复制小区门禁卡权限的店铺内购买的,有十几块钱的,也有上百的,功能不一样,价格也一样。“我就常跑附近五六公里这一片,都是比较新的住宅小区,如果每次走正门让物业人员确认信息后再进去有些麻烦容易超时,电梯也上不去,所以就买了这张卡,确实挺方便的。”
外卖员的“便捷之选”与业主的“安全之忧”
这位外卖小哥告诉记者,“有时候一个小区有好几个门,正门保安看守严格,登记信息就得花费好几分钟,要是遇到高峰期,后面排队的外卖员都急得不行。”他无奈地说道,“有些小区的电梯还需要刷卡才能使用,没有门禁卡根本上不去,只能干着急。”
为了提高配送效率,他买了几张门禁卡,包含了常跑片区内六七个小区的入门权限。“虽然花了点钱,但确实方便多了。现在我能直接从小区的侧门或者后门进入,节省了不少时间,也不用担心送餐超时被罚款了。”据他介绍,骑手里面确实有小部分人购买了一些小区的门禁卡。
对于外卖员私配门禁卡这一现象,小区业主们的看法截然不同。伊女士是一位年轻的上班族,她平时工作繁忙,经常点外卖。在她看来,外卖员有了门禁卡之后,送外卖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以前点外卖,总会接到外卖员的电话,让我给他开一下门,挺麻烦的。”伊女士说道。然而,张先生却持有不同的观点。“门禁卡本来是为了保障小区业主的安全而设置的,现在外卖员可以随意配置,那其他职业的工作人员可不可以配置?” 张先生还表示,“外卖员的流动性很大,谁又能保证私自配置的门禁卡到了别人手里?”
随后,记者向该小区物业进行了询问,物业工作人员李女士告诉记者,小区业主数量多,入住率高,每天都会有大量外卖小哥出入,确实存在这种情况:“我们小区在交付时,物业给每位业主记录过NFC卡的编号,因为小区南区的后门没有保安看守,之前发现外卖员从南门骑车进入,便开始排查了,筛查过异常刷卡的情况。”
李女士表示,一个月前就对小区刷卡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排查,对卡片权限可能被复制的业主,我们也向业主做了情况说明,然后把卡片回收重新授权后发放给了业主。“为了方便业主点外卖,我们也做了一些应对措施,业主可到物业通过扫二维码为送外卖员进行授权登记,外卖员每次进入扫码就可以进入了,但外卖员的电动车是禁止进入小区的。”
门禁卡市场乱象:线下与线上的“灰色交易”

图右蓝色为记者在钥匙店配的门禁卡

配门禁卡用的机器
为了深入了解门禁卡复制业务的线下情况,记者首先在舜耕路和解放路附近随机询问了几家配钥匙店,店家均表示没有复制电子卡的业务,随后记者来到了济南洪家楼附近的一家钥匙店,表示要配个门禁卡,店主表示可以配,并询问是要配10元的还是15元的。“都能正常开门,只是10元的反应会慢一点。”接过记者携带的小区门禁卡后,老板拿出来一个手持仪器,不到两秒钟,一枚门禁卡就配完了。当记者询问是否有外卖员前来配小区门禁卡的问题。店主表示,很少见前来配小区门禁卡的外卖员和快递员。“但是之前有外卖员来问过有没有周边小区的门禁卡,能不能复制一张卖给他。我这儿都是公安局备案了的,不能卖这些。”

而在网购平台上,只需轻轻敲击键盘,搜索“配门禁卡”,可以找到不少商家,均可以提供门禁卡的复制服务,价格在4-10元不等。一名客服向记者介绍,门禁卡分两类,一种是安卓手机NFC功能能感应的IC卡,不能感应的是ID卡,如果是IC卡,可以给把卡片寄过来根据教程自行操作,如果是ID卡的话就要把卡寄过去才能配。
除了配置门禁卡,记者还发现,配置门禁卡的机器也可以自由售卖。复制ID卡的价位便宜在二三十元,而复制IC卡的设备则要60-110元不等,同时会赠送一定数量的空白卡,记者随即挑选了一款60多元的IC卡设备打算试试效果。商家表示效果绝对没问题且非常好操作,包裹内会有说明书,收到货后也可以找客服要操作演示视频。
据了解,ID卡是一种只读卡,内部包含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序列号。用户无法对其进行任何更改。也正因为如此,ID卡的安全性相对较低,因为其序列号极易被复制,从而使得他人能够利用复制的卡片轻松进入门禁系统。相较之下,IC卡则拥有更高的安全性。其内部嵌入了一个微芯片,该芯片不仅能存储持卡人的身份信息、权限等级等详细资料,还允许系统对其进行读写操作。在多种应用场景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公交卡、银行卡以及电子钱包等。

“万能门禁卡”的售卖商家
记者甚至还发现了号称可以“一卡解万门”的神奇产品。据商家介绍,这种卡片里面提前写好了程序,能够自动适配各种门禁系统,无论是门禁卡、电梯,还是小区单元门,都可以轻松刷开,并且质保期长达 5 年。
法律视角下的责任剖析
上海段和段(济南)律师事务所的孙富果律师告诉记者,私自复制和售卖住宅小区门禁卡,不仅威胁社区安全,也侵犯了物业和其他业主的相关权益。该行为可能因扰乱公共秩序,面临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拘留、罚款。此外,在民事责任范围,卖卡人的该行为也侵犯了物业公司的管理权和全体业主的财产权、隐私权等合法权益。
门禁卡复制售卖方其行为直接违法,是主要的责任承担者。而对于外卖员等购买方来讲,如果明知门禁卡来源非法,仍购买并使用,若因此给其他业主造成损失,可能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此外,若利用非法获得的门禁卡实施其他违法犯罪行为,将直接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物业公司作为小区的管理者也有责任维护门禁系统的安全。若因管理不善导致门禁信息泄露,或明知存在非法复制情况却未采取任何补救措施(如升级系统),可能需要对其失职行为承担责任。
关于外卖员是否可以配小区门禁卡的问题,其实就是在讨论外卖配送“最后一百米”的难题。虽然有时候小区大门可以自由进入,但外卖员却止步在了单元门外或电梯间里。如何提高外卖平台及外卖员管理的有效性并平衡各方的利益,还需各方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编辑:周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