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城区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公共文化赋能美好生活
新黄河  2024年12月25日

新黄河记者:牛伟密  

12月25日,济南市历城区召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融入”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融入社会发展专场发布会。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过程中,历城区实施了哪些文化惠民举措?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产品创作?

近年来,历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始终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品创作供给的指导方针,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公共文化赋能美好生活,逐年加大文化投资力度,切实提升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水平,丰富各类文化产品供给。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硬件水平

发挥文化主阵地作用,历城区持续提升区文博中心馆内环境,推动文化站评估定级,打造全区特级街道综合文化站2个、一级街道综合文化站12个。367个村(社区)建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泉城书房7处,泉城书屋8处,266个行政村全部建有农家书屋。引进“社区钢琴艺术普及工程”,智慧钢琴落户4个社区,打造泉城文化驿站一处,推荐10处公共文化空间参与2024年“山东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案例评选。

提升文化惠民活动质量

历城区开展“历城集美”非遗文化市集活动12场,一村一年一场戏演出266场,把文化活动送到群众“家门口”。开展全民阅读推广活动2600余场。精心举办历城区广场舞大赛、“我们的中国梦 文化进万家”2024济南市乡村文化振兴暨文化志愿服务等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开展“追寻红色足迹,汲取奋进力量——红色教育基地摄影作品展”、退役军人书画展、廉洁文化主题书法展等,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组织辖区非遗项目、优秀团队参加第八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歌唱祖国”2024年山东省合唱展演——济南市展演等大型活动,取得优异成绩。深入农村、社区开展公益电影放映3222场,通过百姓点单形式,从科技、红色、文化、儿童等方面选题,满足不同群体的观影需求。以一件件文化惠民实事的落地,让历城百姓的文化生活真正鲜活起来、生动起来、丰富起来,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落小落细。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产品创作方面,历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围绕社会主旋律,积极组织辖区文艺团队创作十余部多种题材的文艺作品。例如:普法题材小戏《法律无情人有情》、山东琴书《游戏高手复仇记》、小戏《考女婿》、木偶剧《四知县令》、评书小段《纳闷儿》、女声小合唱《说应该,是应该》;历城道德模范题材山东琴书《济南好人陈宝平》、小戏《环保卫士赵晓军》;移风易俗题材快板剧《比儿媳》、快板小品《两亲家争婚》、吕剧小戏《道德模范唐发礼》。这些文艺作品的创作源于生活,通过展演、巡演等形式又融入百姓的生活,将群众性、娱乐性、观赏性和艺术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历城区文化和旅游局以文旅融合发展为主攻方向,创新“旅游+非遗”“旅游+艺术”发展模式,打造精品文旅品牌,推动旅游活态化、体验化、艺术化。全区共建成2家4A级旅游景区(宏济堂中医药文化旅游景区、济南融创文旅城)、2处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济南融创文旅城、579百工集)、1处省级旅游休闲街区(悦立方商业街)、1处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百年宏济堂和力诺阳光工业旅游基地)。设计精品文旅研学路线6条,推出研学课程50余门,接待青少年10余万人次;聚力打造唐王锦鲤产业园、宏济堂中医药文化旅游景区等精品文旅研学基地。2个村庄入选山东省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街道入选山东省精品文旅名镇(乡村旅游重点镇),5个村庄成功创建为省级景区化村庄。全区“泉城人家”精品民宿数量达到10家,市级民宿集聚区1处,1家民宿入选“山东精品民宿十佳品牌”。

摄影:牛伟密  编辑:韩璐莹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