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母鸡汤面馆”拥军门店揭牌!东风街道“双拥”工作再添新亮点
济南日报·爱济南  2025年02月21日

在济南市历城区二环东路2040-2号,一家名为“老兵鸡汤面”的小店以其独特的风味和温暖的故事,成了当地居民津津乐道的话题。这家店的主人李兵团,是一位退役军人,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退役军人的责任与担当。

2月18日,东风街道洪苑社区“老母鸡汤面馆”拥军门店正式揭牌。仪式现场,社区居民、街道工作人员和退役军人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光荣时刻。随着红绸缓缓落下,“拥军门店”的招牌熠熠生辉,这不仅是对李兵团拥军情怀的肯定,也标志着街道、社区拥军优属工作翻开了新的篇章。

从军营到市井:做好一碗面的温度

这一碗面是李兵团人生重要的转折点。2018年,李兵团结束了军旅生涯。作为一名曾经的炊事兵,他练就了一手好厨艺。面对人生的新起点,他没有选择安逸,而是决定用自己最擅长的烹饪技艺开启创业之路。“在部队时,我就想着退伍后一定要开一家面馆,让更多人尝到我的手艺。”李兵团回忆道。

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起初,李兵团尝试加盟炸货店,却因经验不足亏损25万元。“当时确实很受打击,但我告诉自己,军人不能轻易认输。”这次挫折没有击垮他,反而激发了他不服输的“倔劲儿”。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回归老本行,开一家老母鸡汤面店。

每天凌晨四点,当城市还在沉睡时,李兵团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他坚持选用优质食材,亲自熬制汤底,确保每一碗面都饱含心意。“我常跟员工说,做餐饮就是做良心,要对得起每一位顾客的信任。”渐渐地,“老兵鸡汤面”以其独特的味道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顾客的青睐。

但李兵团的故事远不止于此。他始终铭记军人的社会责任,将面馆打造成了一个传递温暖的平台。现役军人及其家属、消防人员、环卫工人、困难群众在这里都能享受到免费餐食,退役军人无需证件即可享受半价优惠,这份善意让小店成为了附近群众眼里的“暖心驿站”。“看到他们吃得开心,我就觉得特别满足。这碗面不仅填饱了肚子,更温暖了人心。”李兵团说。

爱心传递:从一碗面到一份责任

李兵团的善举源于他内心的坚定信念。他不仅资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还定期走访养老院,为孤寡老人送去温暖。“我父亲常说,做人要懂得感恩。现在我有能力了,就应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2024年,他完成了10件好人好事计划;2025年初,他又带着家人继续践行公益,为洪苑社区的两户困难家庭送去生活物资。

“生活还是有希望的,打起精神来,兄弟,过去这个坎一切就会好起来!”这是李兵团常说的话。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一个退役军人的价值,不仅在于曾经的奉献,更在于永不停息的担当。

作为退役军人,李兵团始终保持着军人的本色。他积极鼓励战友投身社会公益,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退役军人有着特殊的身份和使命,应该以身作则,为家乡、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李兵团如是说。

拥军门店揭牌:汇聚力量筑拥军新风尚

揭牌仪式上,大家一同揭开红绸,“拥军门店”牌匾格外醒目。此次“老母鸡汤面馆”拥军门店称号的获得,对李兵团来说是社会给予的支持与认可。

李兵团也表示,对于历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东风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自己将珍惜“历城区拥军联盟成员单位”这一荣誉,继续为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困难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和优惠待遇,并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用善行汇聚更多的退役军人并成立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中,并发挥自身特长为社区治理贡献一份力量。

从炊事兵到爱心面馆老板,李兵团用一碗面温暖了一座城。他的故事,不仅是一个退役军人的创业历程,更是一曲新时代退役军人的奉献赞歌。在这个平凡的面馆里,我们看到了军人的坚韧与柔情,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与力量。

“只要我还能动,就会一直把这家店开下去,让更多人感受到温暖。”李兵团坚定地说。如今,“老兵鸡汤面”已成为历城区的一道亮丽风景。李兵团用他的实际行动证明:退役军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他们脱下军装,依然是最可爱的人。

此次拥军门店的设立,是历城区东风街道双拥工作的生动实践。未来,街道和社区将联合各方力量,不断丰富拥军形式,让军人军属切实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尊重,推动双拥工作迈向新高度。(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葛君)

编辑:韩璐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