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李奇宏
在整个北方都少见的、一层层宛如梯田一样展开的广阔户外平台,“三首层”的独特设计,以济南第8家盒马鲜生、上影国际影城、济南首家无想集城市书房等为代表的300余家知名品牌纷纷进驻……位于历城区唐冶中路的银座·新辰天地自项目落地以来,就受到了济南东部城区乃至全市的广泛关注。在东部两大奥特莱斯项目正展开激烈竞速、雪山片区世纪大道万达广场12月将开业的背景下,如何于区域竞争中破局,呼应“东强”战略成为济南东部商业新地标,推动东部商业的新一轮升级?9月30日,银座·新辰天地将交出自己的开业答卷,为济南市民带来全新的消费体验。
打破传统商场封闭“盒子”形态,采取北方罕见的“梯田式”退台设计
作为银座集团在济南东部的战略力作,银座·新辰天地给自己的定位是年轻潮流型的时尚购物中心。初次踏足银座·新辰天地项目现场,往往都会先被其广阔的户外空间震撼——商场北侧的一层层楼台宽阔而舒展,向两翼张开,且并非传统楼台那样上下对齐、一层压一层的方正设计,而是呈现出梯田一样的错层退台式效果,还巧妙融合了看台式的下沉广场与屋顶花园的半开放式设计,这在中国北方的商业体中尤为罕见。
“‘梯田式’退台设计不仅仅是建筑形式的创新,更是一种商业理念的具象化表达。它打破了传统商场封闭的‘盒子’形态,创造了室内外无缝衔接的体验。”银座·新辰天地相关负责人表示,与传统商场追求流速和坪效不同,这里鼓励停留和沉浸,既是文化休闲平台、商业购物平台,也是体验式消费空间、城市退台观景平台,引导人们从追求消费效率到享受过程体验。
“我们打破了传统的密闭式商场,取而代之的是与阳光、清风直接接触的开放空间。每一层的退台都种植了本地特色植被,随着季节变化呈现不同的景观效果,让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也能感受到自然的韵律;我们也创造了多层次的社交场域,立体化的社交矩阵打破了传统商场单一的社交模式,让不同规模的社交活动都能找到合适场所,外层空间可以开办市集、商务会谈、亲子活动,甚至是宠物交流,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社交角落。”上述负责人称,这样的设计也令项目可构建独特的全楼层退台户外餐饮集群,目前已引入了大量餐饮品牌。
据介绍,该项目总体量达18万平方米,商场共8层,其中地上5层,地下3层,配备4300个停车位。其“Mall+Block”商业模式,将封闭式购物中心与开放式街区商业有机融合,兼顾室内舒适环境与户外休闲体验,充分满足消费者对购物、休闲、社交与文化活动的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
项目周边写字楼、产业园、高校、社区密集,3公里范围内覆盖人口超50万,办公人群逾7万;6公里内共有8所高校约8.2万人,10公里内覆盖15所高校近17.62万人,客群以35岁以下年轻人为主。目前区域内仅有一家以服装零售为主的奥特莱斯,缺乏大型全能商业综合体。银座·新辰天地的开业,将有效填补区域商业空白。
300余家知名品牌已进驻,餐饮娱乐业态占比近60%
“猜猜看都会有哪些品牌入驻?”几个月以来,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猜测银座·新辰天地将会与哪些知名品牌牵手,让东部多出哪些吃喝玩乐游购娱的商业生态,已经成为这家济南东部首个大型全能商业综合体和济南市民互动的一种乐趣。后续的发展也不乏惊喜,“大家想要的品牌基本来了”,呼声最高的盒马于7月宣布成功签约,间或有人提起的西西弗、达美乐、宝贝王、潮玩社等品牌也如约而至,如今已万事俱备,只待开业。
“我们引入了大量首店品牌和体验式业态。”银座·新辰天地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确定入驻的有300余家优质品牌,餐饮娱乐业态占比近60%,覆盖大众口味与特色餐饮,也包括大量区域首店及潮流标签,如济南第8家盒马鲜生、上影国际影城、济南首家无想集城市书房、由Nliean恩连×叛糖联合打造的低糖健康主题户外综合空间,以及西西弗、达美乐、宝贝王、乐刻、邦邦和小言、春风十里、王者之风、潮玩社、新东方、学而思等品牌,品类涉及吃喝玩乐、亲子互动、文体美护等,致力于打造济南年轻时尚休闲潮流打卡地。
作为济南东部首个大型全能商业综合体,从规划之初,银座·新辰天地就锚定“年轻力”,追求多元业态于创新场景,尝试精准呼应周边数十万常住人口、近17万高校学生的就业与消费需求。“年轻人的消费正在从‘物质型’向‘体验型’转变,他们追求的不仅是商品本身,更是购物过程中的情感满足和文化认同。”该负责人表示,除了努力与年轻人同频共振,银座·新辰天地还致力于打造一个融合自然疗愈与都市潮流的“Chill能量空间”,成为年轻人释放压力、恢复情感的潮酷精神驿站,室内运用温暖木饰面,零售区与开阔露台交错排布,营造如家般的舒适氛围,以松弛美学重新诠释商业空间的情感价值。
在银座·新辰天地的定位中,它不仅要满足周边消费升级的需求,更筹备推动整个区域商业环境的提质升级。“项目未来将持续为区域注入经济活力,创造就业机会,聚集人气,促进商业生态良性发展和配套完善,进一步助力济南‘东强’战略落地实施。”银座·新辰天地相关负责人表示。
编辑:柏凌君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