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王静静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李时珍说“水为万化之源”,不难看出,水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好城出好水,好水养好人,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济阳这座小城,感受济阳城的好水、好人、好故事。
好城出好水
济阳这座小城,与水有着与生俱来的缘分,有黄河的滋养,有徒骇河的风光,亦有济水澄波的风景,两河一湖赋予济阳城独特的魅力。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以全国2%的河川径流量,养育了全国12%的人口,灌溉了全国15%的耕地,被誉为中华民族“母亲河”。
黄河对于济阳,重要意义无需多言,用好“黄河水”,以黄河推进城市发展,是济阳一直以来的奋斗目标。
2018年济阳黄河主题公园建成开园,成为山东省内最早的黄河文化主题生态公园。它的建成,也让济阳变成了济南的“城市外滩”,在这里,可聆听黄河的“心跳”、可感受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可领略禅塔晚灯、奎楼晓月等济阳老八景、可结识张尔岐、艾元徽等济阳历史名人。
徒骇河济阳段位于黄河下游北岸,是济阳防汛、灌溉的工作重点。
经过近年来的综合治理,今日的徒骇河济阳段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诠释得淋漓尽致。
河面宽阔,河水清澈碧绿,小鳊鱼、青稍、白条、小翘嘴等鱼类在水中游来游去。春日你可以尽情感受东风杨柳绿,繁花照眼新。到了夏天,两岸的豆、麦、瓜香和河底的水草散发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汽中扑面吹来。秋日来了,河北岸一片片果园,黄澄澄的柿子压满枝头。待到冬天,河面上雾气蒙蒙,两岸被一层薄薄的雪覆盖着,宛如琼树银花的“树挂”尽收眼底。“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生态水廊成为现实。
济水澄而洁,河水浑而黄。交流列四渎,清浊不相伤。
说到济阳的水,除了黄河、徒骇河两河之外,澄波湖不得不提。碧湖翠溪畔垂柳依依,远可读山之灵秀,近可观水之飘逸……这就是济阳人民心中的“大明湖”。色彩斑斓的远山近景,就像是一幅淡淡的水墨画,疏疏密密的树静静地伫立湖畔,阳光静静地穿过枝叶,洒在铺满落叶的草地,湖水静静地映照岸边,这一番静谧之美足以让人心醉。闲暇时,适逢个天气晴好的清晨、午后或是黄昏,一人慢悠悠地走在环湖路上,邂逅这一湖美景,静静地想心中事,念心中人,尽享一人独处的时光,可以说这一泓澄波给了身心一个放松的地方。
好水养好人
济阳城的水养育了善美的济阳人。古有“独精‘三礼’,卓然经师”的张尔岐和严格自律、秉公直言的艾元徵,治黄名士戴令德、宋鲁民、邢其谏等一大批名人志士;今天的济阳,有“中国好人”9人,省市“身边好人”“道德模范”82人,他们不断用点滴诠释“真善美”的真谛。除了这些,还有夏日的傍晚安大广场上挥汗如雨的活力青年、每天下午5、6点钟拿着大大的毛笔,沾水,在广场瓷砖上静心写字的老爷爷、暑假图书馆里读书、学习、写作的向上青年……
在现场,看见自己,感动自己。80后女青年,10年间参与各类救援活动2000余次,帮助受困人员近万名。她就是济阳人柳冲,济南市正安公益应急救援服务中心负责人,带领队伍累计参与救援2000余次,帮助受困人员近万名,挽回经济损失近千万元。柳冲说:“以前,我一直觉得自己做的是非常普通、非常平凡的事,但今天,当我作为观众坐在舞台下,以旁观者的眼光去看自己的故事,忽然就被自己感动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一名民警,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父亲制作了“防走失服”,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已为20多个省市上千名老人免费提供防走失服,令无数家庭受益,说的就是“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济阳人范卫东。在“身边好人”分享会上,范卫东说:“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大家却给予我莫大的关心和支持”,简单的表述,展现了善美济阳人的风采。
好城出好水,好水养好人,可爱善良的济阳人正在用自己的精气神儿演绎着属于济阳的小城故事,在一点一滴中让这座小城名气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广,朋友也越来越多。
好城好水讲述发展好故事
作为展现“北起”气势的高质量北部中心城区,近年来,济阳区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强省会”战略、“北起”战略,每天都在上演积极向上的发展故事。
打牢“产强”底子。工地即阵地,现场即战场,今年以来,济阳以全市“项目深化年”为统领,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济南大自然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8000吨特种醋酸纤维项目加快建设投产;山东金晔农法食品有限公司年产10000吨山楂特色休闲食品、4000吨山楂饮料扩建项目年底建成投产;打造“好味知济”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垛石番茄、曲堤黄瓜、仁风西瓜、济阳黄河大米等20余个特色农产品品牌,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会标杆……
写好“城优”文章。人民城市人民建设,人民城市为人民,近年来,济阳认真贯彻“人民城市”理念,以16项“城市管理+”10项市民素质提升行动为载体,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有序推进“四大功能片区”建设,启动了4个城中村改造项目,举办济阳区首届半程马拉松、第二届啤酒音乐节,常态化开展“感动济阳人物”“文明楼道”“出彩人家”“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见义勇为等宣传活动,成功打造了“七色花”“守望城里志愿服务大集”“德蕴课堂”等30余个文明实践品牌项目,推动“九曲黄河万里情”、闻韶台复建项目……
传承文化底蕴。树高千尺,其根必深;江河万里,其源必长。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西周刘台遗址、“展现大汉雄风、济南迄今发现最大的汉画像石墓”的三官庙汉墓、被称为“济南地区黄河以北优秀古建筑的孤品”的周氏庄园、“传世灰雕建筑群”卢氏旧居等文化遗迹传承济阳历史文脉;山东三大秧歌之一的济阳仁风鼓子秧歌、始创于“龙山文化”的黑陶工艺、乔家高跷、济阳钩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进一步发展;始创于民国时期的曲堤刘家羊肉、垛石平安五香驴肉、曲堤金李熏鸡、新市小圈豆腐皮等美食文化让人久久不忘……
来趟济阳吧,来看一下这一方好城、好水,听一下这许多好人、好故事。故事不长,温暖如常,济阳这一方好城、好水将在发展中讲述更多更精彩的小城故事,故事里的济阳,值得你来!
通讯员:王婷 校对:冬平 编辑:刘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