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牛伟密
4月28日,济南市南部山区仲宫街道正式启动为期40天的环境综合整治集中行动。行动首日,街道组织机关干部、环卫人员、网格员及沿线各村工作人员等200余人,对卧虎山水库南岸环库路及县道518线展开集中清理,打响环境提升“第一枪”。
整治行动“动真格”
环库路面貌焕然一新
行动中,全体人员按责任片区划分,兵分多路展开作业。志愿者们手持工具,对路面及两侧绿化带内的垃圾杂物、枯枝落叶、秸秆堆进行“地毯式”清理,同步整治乱堆乱放及沿街小广告。各村积极动员村民参与,形成“干部带头干、群众齐响应”的共治氛围。
针对卫生死角、盲区等难点区域,工作人员重点攻坚,确保整治无遗漏、全覆盖。
在清理过程中,工作人员还化身“宣传员”,向周边居民讲解环境整治的意义,倡导“门前三包”责任落实,呼吁群众自觉维护公共环境。“环境干净了,生活更舒心!我们肯定全力支持!”一位村民边清理自家庭院边说。通过“边整治、边教育”的方式,仲宫街道逐步构建起“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长效机制。
经过一上午的奋战,环库路沿线垃圾、杂物被彻底清除,道路面貌焕然一新。放眼望去,整洁的路面与卧虎山水库的碧波相映成趣,沿线景观品质显著提升。“此次行动是推动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关键一步,后续将结合网格化管理和常态化巡查,巩固整治成果,确保环境问题‘不反弹’。”仲宫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孙立说。
40天集中攻坚
构建长效治理新格局
本次环境综合整治集中行动为期40天,聚焦“清脏、治乱、提质”三大核心目标,以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农贸市场、河道水域等为重点区域,统筹多部门力量,以“闭环管理+精准提升”为抓手,推动人居环境提档升级。
此次整治行动强化“现场交办—限时整改—跟踪问效”全链条闭环管理,确保问题整改“不过夜”。仲宫街道组建专项巡查组,对占道经营、垃圾堆积、河道淤堵等顽疾进行地毯式排查,建立问题台账,明确责任主体和整改时限。通过“日调度、周通报”机制,倒逼问题整改销号,形成“发现一处、整治一处、巩固一处”的长效治理模式。截至目前,已整改乱堆乱放点位120余处,清理河道垃圾30余吨,拆除违规广告牌匾45块。
为破解垃圾分类“最后一公里”难题,仲宫街道因地制宜推进设施提档升级。针对南杨家庄村等22个村新增垃圾分类亭24个,优化投放点位布局;在环库路、上海街等主干道增设智能垃圾分类箱7个,提升居民分类便利性;同步对龙山路、宏福路等3条重点道路的垃圾分类房进行功能改造,加装防雨顶棚及宣传标识,并依托马家庄村等11个重点村新建标准化分类房11处,实现“分类投放—收运—处理”闭环。
聚焦城乡接合部、交通干道等薄弱环节,仲宫街道环卫一体化办公室创新推出“一路一策”深度保洁模式。针对省道317线、县道518线及环库路等主干道,实施“机械深度保洁+人工即时维护”双轨作业,每日出动机械化清扫车45车次、洒水降尘车47车次,确保路面见本色、扬尘无踪迹。同时,将辖区划分为8个责任网格,配备443名专职保洁员,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全天候普扫循环作业,并对354处垃圾分类设施每日进行“冲洗+刷洗+消杀”标准化清洁,实现道路及设施洁净度动态达标。
下一步,仲宫街道将以城乡环境整治提升攻坚行动为契机,持续深化长效治理模式,坚持思想上不放松、标准上不降低、力度上不减弱,常态化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工作,推动城乡环境从“一时美”向“持久美”转变,着力打造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仲宫”。
摄影:牛伟密 编辑:刘雨 校对: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