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木兰花开处,尽是春风浩荡 | 黄河时评
新黄河  2025年03月08日

新黄河评论员:张成地  

近年来,三八妇女节的节日名称历经了不少衍变,女神节、女王节等等,不一而足。乍看之下,这好像是对妇女的关爱,可细究起来,其中既暗含对“妇女”一词的贬义,也有物化女性之嫌,将女性的价值定格在外貌与消费能力上,改变了节日的本质,使其沦为“温柔的陷阱”。

不过,2025年的妇女节,我们好像看到了一场大规模的称谓“回归”。比如,最近几天,济南一商场大屏播放的一组“三八妇女节”文案在社交媒体走红,文案中写到“把妇女节还给3月8日,因为妇女没有平替”。据新黄河报道,商场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文案初衷是呼吁大家回归妇女节本质,撕去商业化标签;希望每一位女性在各个领域、各个角色扮演中能够听见内心的声音,忠于自己。

“三八”国际妇女节——这一起源于20世纪初的全球性节日,历经百年沉淀,已从争取劳动权益的呐喊,演变为致敬女性多元价值的文化符号,“让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妇女的归妇女”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

人们对于一些“温柔的陷阱”也有了更明确的认知,比如过去有段时间,采访女性企业家必问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平衡家庭与事业的关系”,很难说这里面没有陈旧观念的束缚,本能地将女性角色固化在家庭当中,女性企业家反倒成为一种“特例”或殊荣;而诸如“女王节”类似的称谓也好像是必须将女性抬高到一定的地位后,才能获得尊重和平等。这种虚假的尊重和向下的自由想来也不是女性真正需要的。

女性对独立自主的追求并非凭空高呼,而是一种事实的挣脱。以笔者所在城市为例,济南共有约470万女性,占比接近50%,在社会运转中从来不缺少她们的身影。当然,“妇女能顶半边天”不仅指人数上,在新黄河客户端发布的“她经济”指数报告中显示,2024年12月揭晓的山东创富榜上,21位女性企业家创富总额达2527.48亿元。

新黄河精心筹备推出2025新黄河“她经济”指数发布暨“她力量”巾帼群英会活动,部分女企业家在活动现场合影。

如果再具体一些,济南的各行各业中就涌现出了很多出彩人物。普法的“脱口秀”女警周毅,从程序员到馒头店老板的王玲玲,扫街三十年的环卫工人韩云芝,返乡任职将家乡好物带到城市的郭晶,等等。或许她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细水长流的坚持中诠释着当代泉城的“木兰精神”:既传承千年泉城的文化基因,又迸发着与时俱进的创新锐气。她们用自身的行动证明,没有谁可以被定义。

一定意义上说,女性地位的提升是社会进步的精准刻度。当下,我们正处在一个更开放、更包容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女性不仅明白“悦己”才是最重要的,更不断地“越己”,她们的身影已经成为多元社会图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妇女节的意义,不仅在于一天的鲜花与掌声,更在于唤醒对“她力量”“她需求”365天的思考。不得不看到的是,隐形的职场歧视、家庭责任分配失衡等问题仍需破解。当“她力量”绽放的同时,“她需要”理应被认真对待。

眼下,已经到了木兰花的花期,作为女性的象征,我们愿木兰花开处,尽是春风浩荡。

编辑:曹梦佳  校对:汤琪  摄影:黄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