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杜林
近日,深圳至正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至正股份”,603991.SH)因此前违规担保遭到处罚。据上交所和深圳证监局的公开信息显示,至正股份及其原实控人侯海良、时任高管李现春、章玮琴等人,因一笔发生在2020年的违规担保事件,分别收到了上交所的通报批评和监管部门的警示函。
根据公告内容,此次违规事件与一笔高达1670.37万元的担保有关。2020年4月,时任至正股份实控人兼董事长侯海良,为了个人借款,擅自以公司名义与债权人潘某鹏签署《还款及担保三方协议》。协议约定,至正股份需为侯海良的借款承担不可撤销的无限连带责任担保。
这笔巨额担保,既未经过公司内部任何审批程序,也未提交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此后,侯海良仅履行了部分还款义务,剩余部分未归还。直到债权人潘某鹏因借款纠纷将侯海良和至正股份一同告上法庭,这起违规担保事件才公之于众。
上交所的纪律处分决定书称,至正股份为原实控人提供关联担保,“未按规定履行董事会、股东大会决策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直至相关担保事项涉诉后才对外披露”。严重违反了《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暴露出至正股份在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方面的重大缺陷。
在此次事件中,原实控人侯海良被认定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时任总经理李现春、时任董事会秘书章玮琴作为公司经营管理和信息披露的重要负责人,未能勤勉尽责,未能有效阻止违规行为的发生,同样负有责任。
时任董事会秘书章玮琴曾申辩称对违规担保事项不知情,并强调其作为公章管理人,在公章外借时曾询问用途,但未被告知用于担保。但上交所纪律处分委员会并未采纳其申辩理由,认为其作为信息披露事项具体负责人和公章管理人,未能充分关注公章外借可能存在的风险,未能有效防范违规行为发生。
基于上述违规事实,上交所对至正股份及侯海良、李现春、章玮琴予以通报批评的处分,并将通报中国证监会,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深圳证监局则对上述主体采取了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除了监管处罚之外,至正股份的业绩表现也令投资者担忧。该公司发布的2024年年度业绩预亏公告显示,预计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亏损5000万元至2500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额度也高达5600万元至3100万元。
公告解释称,业绩预亏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线缆用高分子材料业务毛利率下降,持续亏损,该公司传统主营业务面临盈利压力。另一方面,收购苏州桔云产生的借款利息支出,以及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产生的中介费用大幅增加。公司为了转型升级,在并购和重组方面投入巨大,短期内对业绩造成拖累。
据了解,至正股份正积极推进重大资产重组,拟通过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等方式,获取先进封装材料国际有限公司(简称“先进封装”)的控股权。先进封装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引线框架供应商,若重组成功,将有助于至正股份快速切入半导体产业链,实现业务转型升级。
编辑:周全 校对: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