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量子科技竞争日趋激烈,中电信量子集团作为中国量子产业的“国家队”,以技术突破与生态建设双轮驱动,持续引领量子计算产业发展。
近日,中电信量子集团宣布两大重磅进展:“天衍”量子计算教研一体化平台全面升级上线,以及“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正式入驻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SCNet。这一系列成果标志着我国量子教育体系与算力基础设施迈入深度融合新阶段,中国在量子计算研发、应用与人才培养领域实现跨越式突破。
技术突破:具备“量子计算优越性”的量子计算云平台
量子计算是基于量子力学的全新计算模式,具有原理上远超经典计算的强大并行计算能力,但是量子计算具备应用价值的前提条件是“量子计算优越性”,即针对特定问题的计算能力超越经典超级计算机。前不久,我国“祖冲之三号”发布,其处理“量子随机线路采样”问题的速度比目前国际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千万亿倍,是目前超导体系量子计算优越性的世界纪录,我国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在超导量子和光量子两种物理体系上都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的国家。
目前,中国电信推出全球首个具有“量子计算优越性”能力的超量融合云平台——“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入选“2024年央企十大国之重器”。“天衍”在算力建设、算力调度、软硬件服务、商业应用探索四个领域做到了全球领先:平台接入由一台24比特、两台176比特和一台504比特量子计算机,组成国内“规模最大”的880比特超导量子计算集群,并基于天翼云通智超量算力调度能力,实现经典计算和量子算力的高效混合调度;2024年,中国电信推出国内单台量子比特数最多的超导量子计算机——天衍-504,具备量子计算机整机部署和运维能力。
目前“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访问量已突破2700万,覆盖海内外50多个国家的用户,实验任务数超过140万,未来将接入全国目前最高水准的“祖冲之三号”同款超导量子计算机。
教研一体:量子人才培养驶入快车道
量子科技竞争的本质是人才竞争。中电信量子集团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依托“天衍”量子计算教研平台,构建覆盖“学、练、考、评、研”全流程的数字化教育引擎。平台五大核心模块的升级,彻底重塑量子教学范式:天衍实验室连接量子计算机、仿真机与超算节点,学生可通过图形化拖拽或在线IDE完成编程实验,系统自动生成可视化报告,实现“所学即所用”,评价生态系统基于学习数据生成能力雷达图与成长轨迹,驱动教学方案动态优化,形成“教-学-评”正向反馈闭环。
如今,中国电信基于“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正逐步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应用创新生态,在商业场景应用方面,全面推动生物化学、材料制造、气象预测、金融科技、机器学习等领域的应用探索。与中国气象部门联合,将量子计算算法和经典算法进行融合,成功应用于降水量预测等复杂场景。在量子教育信息学科建设方面,与中科大等高校联合打造量子计算教育体系,具备教学、教研等一体化服务能力,与江苏、湖北、湖南等多地高校开展体系化合作,推动量子计算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算力融合:赋能教育科研双创新
量子计算与超算的深度融合,不仅为产业应用开辟新场景,更为量子教育科研注入强大动能。2025年4月14日,“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正式入驻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SCNet(Supercomputing Internet)。通过新增量子算力类型与传统超算资源深度融合,将推动人工智能、密码破译、药物研发等关键领域的突破性创新,全面拓宽高性能计算的应用边界。
截至目前,“天衍”已经推出的量子计算产品和服务包括:自主可控的“天衍”系列量子计算整机交付和运营,服务于四算融合新型算力中心;基于“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多类型量子算力供给,服务于高校和研发机构;在教育、气象、电力、AI等领域开发量子计算应用方案等。
未来,中电信量子集团将继续把握大趋势,下好“先手棋”,发挥央企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的引领作用,持续推进量子科技领域的基础应用研究和产品创新研发,抢占“第二次量子革命”的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