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直播“回应一切”:YU7热销,SU7稳健,股价却跌了?| 大鱼财经
新黄河  昨天 11:58

新黄河记者:杜林  

时隔三个月,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7月2日再次回归直播间,详细解答了外界对小米YU7销售情况、市场竞争以及投资者关注的股价波动等一系列疑问。这场直播披露了大量一手数据,也展现了雷军在新能源汽车“内卷”浪潮中的独特视角与开放胸襟。但在雷军直播的次日,7月3日小米集团股价却出人意料地低开低走,盘中跌幅一度扩大至4%。

“超出我的想象”:YU7订单狂飙,SU7销售再创新高

“上周,小米YU7正式发布,火爆程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真心感谢大家的支持!”雷军在直播中表示,小米YU7在开售仅18小时内,锁单量便突破了24万辆,这一惊人数字再次证明了小米在汽车市场的强大号召力。

针对外界对“7天可退”原则的质疑,雷军解释说:“这是行业惯例,也就是车企给大家提供的犹豫期,一般是3天;我们首销期定了7天,主要是担心门店的试驾安排不过来。”他还特别澄清了关于订单中存在大量SU7转单的猜测,明确指出:“小米SU7和小米SU7Ultra转单小米YU7的数量,不足小米YU7订单的15%。”这不仅打消了市场的疑虑,也充分彰显了SU7的独立竞争力。

令人意外的是,即使在YU7的宣传期,“6月是小米YU7的宣传档期,小米SU7新增锁单反而更多了。”雷军透露,小米已经三次上调了SU7的订单预期,6月份最终锁单量达到了约1.4万辆。截至目前,SU7累计交付量已接近30万辆,这一成绩足以证明其在市场上的稳固地位。

揭秘YU7用户画像:年轻、女性、苹果用户扎堆

雷军在直播中详细剖析了YU7的用户特征。他表示,YU7锁单用户的平均年龄为33岁,其中女性用户比例达到30%,比小米SU7同期高出4.5%。在颜色选择上,女性用户最青睐“流金粉”和“丹霞紫”,而男性用户则更倾向于“寒武岩灰”和“深海蓝”。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YU7的苹果手机用户占比高达52.4%,比SU7同期提升了4.4%。雷军对此表示:“我们做小米汽车的时候,就下决心更好地支持苹果生态,更好的支持iPhone,所以我相信小米车主里的iPhone用户,应该体验到了我们支持iPhone生态的诚意了。”

从城市分布来看,当前订单数最多的前三名城市分别是上海、杭州、北京,而这三个城市也正是特斯拉ModelY销量最好的市场。这预示着小米YU7将与ModelY展开正面竞争。

针对当前较长的交付周期,雷军表示小米会努力提升产能,并计划在7月增加18家门店,进一步扩大服务网络。他还破例宣布,将在本周日(7月6日)上午10点开启限时改配,但改配后需重新排队。

“部分车企大可不必”:雷军为友商“打广告”显格局

在谈及市场竞争时,雷军对部分车企针对YU7推出的“拦截应对话术”表达了看法:“最近,我看到有的车企专门出了针对小米YU7的‘拦截应对话术’。仅仅是露出的部分,我仔细看了,实在不太准确。其实,大可不必,这样做真的不是太好,我们不建议同行们这么做。”他强调,产品各有优点,友商若自信,讲好自身优势就行,没有必要诋毁。

令人意外的是,雷军在承认小米汽车产能紧张、排队用户较多之后,主动为友商打广告:“如果大家着急用车,国产新能源车其实都很不错,比如,可以关注一下明天(7月3日)即将发布的小鹏G7,还有月底将要发布的理想i8。另外,ModelY这辆车不错,特斯拉昨天还出了很多优惠政策,大家也可以考虑。”

这番言论一出,立刻引发了网友热议,纷纷称赞雷军“有格局”,也折射出他对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繁荣的期待。

销量火爆,股价为何跌了?市场“迷思”待解

雷军在直播中透露,小米汽车目前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国内市场的交付问题,“小米汽车目前国内排队的人实在太多,所以这两年优先把国内的交付问题解决以后,大概2027年才会考虑出口。”这表明小米在扩张的步伐上保持了谨慎和务实,优先满足国内庞大的市场需求。

小米在技术投入和用户体验方面也持续发力。雷军强调,小米在造车之初就将质量放在首位,YU7投入了653辆测试车,累计路测里程达到649万公里,远超行业普遍水平。雷军本人也深度参与测试,甚至亲自驾驶YU7完成了两次北京-上海的长途路测。

小米还公布了多项举措提升用户体验,包括为YU7准备专属交付礼盒,冠名赞助中国耐力锦标赛,以及推出免费的高阶驾驶培训项目,首批提供10000个培训名额。

小米YU7和SU7的销售数据令人振奋,雷军的直播也充满了积极信号,但市场却给出了不同的反馈。在雷军直播次日(7月3日),小米集团(1810.HK)的股价不升反降,引发了投资者对“销量火爆,股价为何下跌”的疑问。

数据显示,7月3日上午,小米集团-W的股价一度下跌超4%,盘中最低触及57.7港元。自YU7发布以来的股价走势也呈现波动:6月27日股价曾跳涨8%,一度突破61.45港元的历史新高,但随后几日出现回调。

股价的波动可能受多重因素影响。短期市场获利了结是常见现象,部分投资者可能在前期股价上涨后选择兑现收益。南向资金的持续流出也给股价带来了压力。6月27日,南向资金净卖出小米集团-W高达32.44亿港元,创历史新高,显示出资金对小米的减持趋势。

此外,订单转化与交付压力也是市场担忧的焦点。尽管YU7订单量庞大,但标准版车型57-60周的交付周期,可能引发投资者对订单转化率和实际交付节奏的担忧。有市场观点认为,过长的等待时间可能导致部分用户最终取消订单,从而影响小米汽车的实际盈利能力。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尽管小米YU7表现亮眼,但面对特斯拉ModelY等强劲对手,其能否持续保持优势仍需观察。市场对AI眼镜等新产品市场接受度的观望,也可能共同作用于股价。

雷军2日的直播披露了小米汽车最新进展,也是一次与市场和投资者真诚对话的机会。尽管短期股价波动,但小米YU7的强劲表现和雷军所展现出的独特“格局观”,为小米汽车的长期发展描绘了令人期待的蓝图。市场将持续关注小米在产能提升、交付效率以及全球化战略上的每一个动作。

编辑:曹梦佳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