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电建集团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建核电公司)市政公司,有这样一位项目经理,他以高超的领导才能、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在市政建设领域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他就是潘勇。潘勇以匠心践初心,用坚守铸坚定,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位同事勇立潮头,在时代的浪潮中踏浪前行。
潘勇投身电建和市政建设行业多年,他对事业始终怀着满腔的热忱与执着,十几年来,在每一个项目建设中,他都将这份热爱转化为推动工程前进的强大动力。面对复杂的工程环境与艰巨的任务挑战,他从不退缩,如同一位无畏的战士,主动迎接困难,破浪而歌,踏浪前行。
凝聚团队力量,点燃协作激情
在项目管理方面,潘勇深知一个优秀的工程项目离不开高效的团队协作,因此他非常注重团队建设,善于挖掘团队成员的优势与潜力,通过合理分工与有效的沟通,将团队成员紧密凝聚在一起,让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最大的价值。在他的带领下,团队成员齐心协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为项目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济南市虞山大道南停车场项目是电建核电公司市政板块首个"EPC总承包"项目。牵扯地方多家部门,办理各项手续繁琐、施工场地狭小等难题,项目经理潘勇深入分析团队成员特长,施工方面,他让施工经验丰富的老员工紧盯现场,严管严控安全与质量;技术骨干专注技术攻关,创新施工方法;思维敏捷,心思缜密的员工专职负责办理农民工培训、考勤和工资管理。
团队文化是凝聚力量的深层纽带。潘勇团队在施工现场设置文化宣传栏,展示企业文化、工程目标、成员风采;组织开展 “质量安全月”“技能小竞赛” 等主题活动,强化成员的质量安全意识与专业技能;鼓励成员提出创新建议,激发团队的创新活力。例如,年轻技术员吕玉航提出的一种新型模板支撑体系,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降低了成本,成为团队创新文化的生动体现。通过团队文化建设,使团队成员在共同的价值观与精神追求下,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打破信息壁垒,激发协同效应。潘勇团队在济南停车场工程建设中,他建立了多元化的沟通机制,包括每日站班会、每周例会、专题协调会以及手机线上各类通讯群组。每日站班会上,各小组简要汇报前一天工作进展、遇到的问题及当天计划,使团队成员对整体情况心中有数;每周例会上,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等进行全面总结与分析,协调解决跨专业问题;专题协调会则针对施工过程中的重大技术难题、突发状况,集中研讨解决方案。线上通讯群组则方便成员随时交流,及时传递设计变更、材料到货、天气预警等信息。
严控工艺质量,严守品质达标
潘勇始终将工程质量视为项目的生命线。他严格把控每一个施工环节,从原材料的采购到施工工艺的规范,他都亲自监督、严格把关。哪怕是一个微小的细节,他也绝不放过,力求做到至臻完美。正是凭借着这种对质量的极致追求,他所负责的项目在质量验收中屡屡获得好评,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口碑。在济宁新河文化中心项目建设过程中,潘勇秉持严谨负责的态度,从源头出发,把好工艺质量以一关。他深入材料生产厂家实地考察,从制作工艺的精细度、生产规模的供应能力到原材料质量的把控标准等多个维度,对厂家进行全面评估。通过层层筛选、优中选优,确保了材料供应的高效及时。
在施工工艺方面,潘勇组织技术人员制定了严苛详细的施工规范和操作流程,关键环节总是亲自到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指导。每一个小的细节,潘勇也绝不放过。在济南市凤凰路停车场项目主体墙面浇筑过程中,他发现一层部分区域的平整度稍有偏差,立即要求施工人员返工整改,直到达到设计标准。他常对团队成员说:“市政工程质量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企业的形象展现,容不得半点马虎。”正是凭借着这种对质量的极致追求,停车场项目在质量验收中获得了济南市当地政府的高度评价,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他用实际行动,牢牢把握住工程品质这一底线,用心擦亮“中国电建”央企的金字招牌。
创新建设模式 提升建设效能
在创新技术应用上,潘勇敏锐地察觉到新技术、新工艺对工程建设的重要性。他积极推动创新理念在项目中的实践。无论是引入先进的施工设备,还是探索新的施工方法,他都大胆尝试。通过技术创新,不仅提高了工程建设的效率,还降低了施工成本,为项目创造了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济南市虞山大道南停车场及凤凰路停车场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潘勇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引领作用,带领技术团队深度钻研,持续开展工法优化,积极应用以钢代木、钢筋集中加工、BIM建模、智慧云平台等新技术新工艺,显著提升了施工效率与工程质量。凭借在技术创新领域的突出成果,该项目荣获了集团工法。
潘勇的项目团队在停车场项目建设过程中,注重公众参与与民生反馈。通过加强与政府社区沟通,及时向周边居民与商户发布工程建设信息,包括施工进度、交通影响、预期效果等。积极收集公众意见与建议,对合理诉求及时回应并加以解决。例如,在施工扬尘问题上,根据居民反馈,他在施工期增加了洒水降尘频次,调整了部分施工时间,减少了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干扰。这种公众参与机制不仅提升了老百姓对工程的认可度与支持度,也优化了施工方案,提升建设效能。
市政工程是城市的筋骨与脉络,承载着民生的温度与未来的希望。潘勇勇立潮头干工程,以匠人之心雕琢每一寸城市肌理,用开拓之志迎接每一次施工挑战,他在电建核电公司市政领域的广阔天地里,为城市的更新发展与建设添砖加瓦,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奋斗篇章。(宋国胜))

编辑:鹰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