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唐法院:积极推进“两状”示范文本应用 打通司法便民“最后一公里”
新黄河  昨天 17:55

    为进一步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全面提升诉讼服务质量与效率,高唐法院积极行动,以精准有力的举措助力民事起诉状、答辩状(以下简称“两状”)示范文本应用工作落地生根。

    “两状”示范文本用统一的格式和必备要素,引导当事人客观评估自身诉求的合理性,减少“诉讼能力不足”的障碍,通过“标准化”实现“便民化”和“高效化”。

    一是聚焦多渠道宣传,让群众“知用”。充分利用多种渠道,全方位宣传“两状”示范文本。在县域公共区域电子屏滚动播放示范文本使用视频,在诉讼服务大厅设置专门展板并安排专人随时为群众讲解示范文本用途及获取方式。同时,结合“送法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活动,开展专题宣讲30余场次,覆盖群众4000余人。

    二是聚焦多维度指导,让群众“会用”。“两状”文本虽然高效、便捷,但只有真正普及应用才能体现其价值。为此,高唐法院联合司法局、律师协会举办示范文本推广应用培训会4场次,组织全县律师、法律工作者轮训。通过引导当事人,以点带面促进群众熟练运用示范文本。在诉讼服务大厅设立“两状”指导专区并升级配备相关硬件设施,安排经验丰富的法官轮流值班,为群众提供一对一指导服务。此外,为进一步便于当事人对“两状”多项要素的理解,以“明白纸”形式将各要素整理成通俗易懂的“填空题”、“问答题”,答案直接对应示范文本各要素位置填写,方便广大群众快速掌握应用方法和内容。

    三是聚焦多方位优化,让群众“想用”。持续优化“两状”示范文本应用体验,不断完善线上服务功能,实现示范文本多地址在线下载、在线填写、智能校验等功能,群众操作更便捷。建立反馈机制,广泛收集群众在使用示范文本过程中的意见建议,根据反馈及时调整优化示范文本格式及内容,已优化文本细节 20 余处,使示范文本更贴合群众实际需求,切实提高群众使用意愿,让示范文本真正成为群众参与诉讼的得力工具。

    通过推进一系列举措,“两状”示范文本以其准确、清晰的诉求表达,减少了因不规范书写导致的立案延误及诉讼风险,让群众知用、会用、想用。今年6月,高唐法院起诉状示范文本应用率达86.32%,居全市首位。

    记者 张泽阳

 

编辑:张泽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