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干净的书桌,一张温暖的小床,一个属于自己的学习空间——这些对很多孩子来说都很平常,但却是部分困境青少年成长路上的心愿。”怀着这份感触,济南圣都市中店设计师王建利、刘兴玥、潘乃玉再次投身“希望小屋”公益项目。
走进待改造的空间时,他们希望能够充分发挥设计专长,积极参与小屋改造,为孩子们营造更好的生活与学习环境。

“希望小屋”项目由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青联等联合发起。该项目主要针对8至14岁无独立居住及学习环的困境儿童,通过改造原有住房、配备必要家具和学习用品,为他们打造独立生活空间。自项目开展以来,在全市社会各界的爱心汇聚下,一个个“希望小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今年是济南圣都第二次参与该公益项目,此次计划对4户家庭的住房进行改造,并为另外4户家庭单独配置家具。
在确定帮扶对象后,济南圣都设计师爱心小分队深入困境青少年家庭。他们肩背专业测量工具,细致开展墙面渗水检测、电路安全排查,并综合考虑自然光利用、多功能家具定制等因素,全力将商业设计经验转化为解决实际需求的公益力量。

“在常规项目中,我们常与客户探讨采用极简风格还是新中式风格设计,而在‘希望小屋’的测量现场,我们更关注孩子的需求,希望通过一个个小小的举动,来帮助他们成长。”设计师王建利说,商业设计以追求客户满意度为目标,公益设计则要解决孩子们最重要的需求。为此,团队为每个家庭精心设计两套方案供选择。“商业项目可以妥协,这里不行”——这句话已成为济南圣都设计师团队的共识。
每到一户,设计师们都会借助专业工具对房屋进行细致测量,全面记录设施情况,并与受助家庭深入沟通交流,根据实际需求现场绘制草图,反复推敲调整,共同商讨最佳改造方案。在此过程中,孩子们在困境中展现的坚韧尤为动人。“在一位10岁小女孩的家中,最触动我的不是物质的匮乏,而是她的懂事。孩子的床板已经断了,一坐上去就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但她依然坚持学习。”设计师潘乃玉表示。
目前,所有改造方案设计已完成。济南圣都工程部将于本周启动施工,孩子们的心愿将在焕然一新的空间中生根发芽。
编辑:鹰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