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管理学院】扬儒商精神,续商埠新篇——“儒脉商魂”实践团寻迹济南百年文脉
新黄河  昨天 16:07

在济南这座千年古城的肌理中,流淌着两条交融的精神血脉:厚植于齐鲁沃土的儒家“仁礼之道”,与1904年自开商埠孕育出的“开放包容、务实创新”的商埠精神。这“儒脉商魂”不仅塑造了济南独特的城市品格,更蕴藏着值得新时代青年深入探寻与传承的文化密码。2025年8月2日至3日,山东管理学院会计学院“泉城儒脉 商埠精神”中华文脉传承实践团队,在李彬彬等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为期两天的沉浸式研学之旅。通过实地考察宏济堂中医药文化博物馆、济南商埠文化博物馆、泉城书房非遗工坊和融汇济南老商埠,团队以脚步丈量历史,以行动解读文化,旨在深化对儒家伦理与商埠精神的理解,为青年学子提供生动的传统文化教育实践。

一、宏济堂博物馆:溯源儒药匠心,感悟慎独真谛

8月2日上午,作为研学首站,宏济堂博物馆古朴的大门蕴藏着百年中医药传奇与儒家商道精髓。实践团成员在李彬彬老师的引导下,驻足于门匾前。那遒劲刻字“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不仅诉说着历史沧桑,更深刻揭示了核心精神“慎独”。

讲解员结合儒家经典与现代商业伦理,阐释其内涵:在无人监督时,依然恪守本心、诚信自律、敬畏天地人心。这一阐释为研学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石。

随后,团队成员穿梭于传承百年的药房、诊室及核心展区。丰富的历史图片、珍贵的制药器具与详实的文字记载,无声诉说着宏济堂的百年荣光。

其中,创始人乐镜宇先生的济世情怀令人动容,尤其是他严苛甄选道地药材的实例,让成员们真切体悟到“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匠心精髓。每一步工序,都凝结着对品质的极致追求与对生命的无限敬畏。

在李彬彬老师的带领下中,此行成为一堂生动的儒家商业伦理实践课。成员们从精研细作中感受专业精神,从“童叟无欺”的古老商训里领悟财务工作的操守底线。宏济堂的百年坚守昭示了儒家伦理绝非空谈,它融入每一味药的称量、研磨与熬制,最终化作经得起时光检验的品质丰碑,为未来的财经从业者指明了修身立业、恪守诚信、追求卓越的方向。

二、济南开埠博物馆:观览开埠史迹,解码商埠精神

8月2日下午,实践团移步济南开埠博物馆,探寻近代济南的商贸记忆与城市开放脉搏。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团队沿着“交通契机、新城崛起、商埠百业、商埠生活、新生力量、开放振兴”的历史脉络,系统地梳理了商埠的变迁,助力我们更好地理解济南独特商埠文化的诞生。

胶济铁路的生动模型将历史拉回眼前,其建设成为济南自主开埠的重要契机。师生们通过互动屏幕触摸开埠规划图,感受那份破冰前行的魄力。

开埠后,新城崛起,经纬路纵横交错,各行各业欣欣向荣——面粉与纺织业勃兴,华商崛起,现代金融、医疗及通讯设施涌现。沉浸式展陈让成员们仿佛置身百业兴旺的年代。

一张1912年经二路老照片,展示了汇丰银行西洋拱券与瑞蚨祥中式牌匾的和谐共处。

1925年商铺登记表则呈现23家银行、18家洋行与76家本土商号共生共荣的景象。

商埠生活更是丰富多彩:照相馆、美容院、曲艺、电影、拉洋片等。李彬彬老师还兴致盎然地带领同学们体验了一把旧时的西洋镜,触摸历史的趣味。

师生们还深入了解了济南商埠的红色发展历程,认识到其开放基因始终延续。讲解员特别指出,这份开放与自信正引领着济南拥抱未来。

李彬彬老师也借此强调,济南商埠秉持着开放的基因,正以自信从容的姿态走向世界、迎接未来,并引导同学们欣赏了馆藏的精美海外舶来品。

开埠博物馆之旅,让同学们鲜活地触摸到“商埠精神”——那是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闯劲,是实业救国、务实求新的韧性,更是诚信守礼、兼容并蓄的气度。

未来,这份精神将指引同学们:以开放心态博采众长,以敢为人先探索新路,以务实作风知行合一,以诚信根基立足社会,让古老商魂在新时代焕发青春光彩。

三、实践升华与价值传承:古技今承拓脉文,老埠新貌续新章

研学之旅的价值升华在于行动转化与精神内化。团队通过非遗体验与老商埠街区探访,实现了从文化认知到价值创造的跨越,将所思所学融入专业实践。

8月3日上午,团队来到泉城书房的非遗拓印工坊。传承百年的拓印技艺,成为实践团理解商埠精神的重要载体。成员们化身“文化传承先锋”,在工坊师傅的悉心指导下亲手完成拓片制作,切身感受到非遗保护的迫切与价值。方寸之间的百年拓印,不仅承载着历史,更锤炼了会计人不可或缺的专业精度。这亲手实践的体验,让传统智慧与青年担当产生共鸣,为“儒脉商魂”的传递注入了新时代的青春活力。

8月3日下午,团队漫步于经三路百年石板街,这座“活态商埠博物馆”正以新旧交融的韵律演绎着城市记忆的复兴。当行至经四路333号,融汇济南老商埠的牌匾赫然在目—,作为济南唯一“文、旅、商”三维一体的复合型街区,其以“复兴与超越”为核心理念,在0.71平方公里的经纬网格间,将百年商埠的精神密码凝练为可触可感的当代场景。

这正是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的微观实践,以文化基因激活空间价值,以创新业态重塑产业生态,在“破”与“立”、“新”与“旧”的辩证中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范式

山东管理学院会计学院深知“泉城儒脉”是立身处世的根基,塑造诚信正直、精益求精的品格;“商埠精神”是发展进取的引擎,凝聚开放创新、务实担当的力量。学院致力于将精神遗产融入教育:在课程中强调“不做假账”与儒家诚信观的契合,以商埠“精打细算”智慧解读财务管理;搭建实践平台,组织学生参与商埠老字号财务调研,在志愿服务中践行“经世济民”理念;推动知行合一,鼓励师生以开放视野关注行业前沿,以严谨态度坚守职业操守。这一系列举措,让诚信为本、创新为要的精神贯穿学习与工作,塑造新时代会计人的精神风骨。

从儒商担当到城市开放,山管学子用脚步丈量历史,以行动解码文化。这场深度对话不仅让青春脉搏与历史回响同频共振,更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唯有用心触摸过去,方能真正点亮未来;只有深刻读懂传统,才能实现创新传承。通过实践,青年学子将文化基因转化为塑造精神风骨的强大动力,让古老商魂在青春实践中焕发璀璨时代光彩。

学校:山东管理学院

学院:山东管理学院会计学院

撰稿人:谢东辰、王之栋、李若冰

摄影人:张子玉、刘懿萱

编辑:鹰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