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的半年报都是各家上市公司的期中大考,这些年各家房地产相关公司的成绩单却普遍不算理想,就在最近知名的贝壳上半年成绩单公布,这份成绩单我们到底该怎么看?业绩向好的贝壳未来何在?
一、贝壳上半年表现逆势企稳
据证券时报的报道,8月26日,贝壳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务业绩。报告期内,贝壳总交易额(GTV)8787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4.7%,净收入达到260亿元,同比增长11.3%,净利润为13.07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为18.21亿元。
随着“一体三翼”战略深入推进,提质增效驱动业务更可持续增长,贝壳持续丰富美好居住供给。二季度,存量房业务GTV达到5835亿元,同比增长2.2%;新房业务GTV达到2554亿元,同比增长8.5%。家装家居业务净收入达46亿元,同比增长13%;房屋租赁服务净收入达57亿元,同比增长78%。二季度,贝壳非房产交易服务业务的净收入占总净收入比例达到41%,占比创历史新高,构建出多元增长格局。
二、业绩向好的贝壳未来何在?
面对着贝壳这份比较难得的成绩单,让人不禁想问这样的贝壳到底该怎么看?贝壳的表现我们又该怎么分析呢?
首先,从整体财报表现来看,贝壳实现了全面企稳。2025年二季度,无论是总交易额的8787亿元,还是净收入260亿元,抑或净利润13.07亿元,都显示出上半年贝壳主动增长带来的势能非常明显,在行业普遍承压的情况下,贝壳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充分彰显了其强大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贝壳在业务布局、运营管理等多方面的积极调整和有效举措。
其次,平台网络效应日益构建起规模经济护城河。仔细来看,贝壳的逆势增长首先得益于其平台网络效应的持续强化。截至二季度末,平台活跃门店数达58,664家,活跃经纪人491,573人。平台型企业的优势在于其能够通过网络效应实现规模经济。贝壳一方面加强房源及客源维护,提升平台整体成交转化率。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贝壳能够精准地匹配房源和客源,提高交易的成功率。另一方面,贝壳推进纳入竞争逻辑的门店科学管理体系,深度运营以共治理事会为核心的门店积分制、品效商圈等一系列举措,在提升效率和改善生态上效果显著。
在新房方面,贝壳新房业务合作盘规模稳健,还通过AI智能体“千机”提升盘源管理精度,实现更多存量项目盘活。这种对平台网络的精细化运营,使得贝壳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通过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贝壳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市场效率,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第三,“一体三翼”战略激活非房产交易服务增长极。除了传统的房产交易服务外,贝壳积极拓展家装家居、租赁、贝好家等非房产交易服务领域。二季度,非房产交易服务业务的净收入占总净收入比例高达41%,创历史新高。其中,家装家居业务以“经营提效”为核心,通过集采比例的提升和供应链整合,显著降低了采购成本,提高了贡献利润率。租赁业务则通过差异化的产品组合和AI驱动的精细化运营,实现了快速扩张和效率提升。贝好家业务则以C2M精准产品定位和设计方案为核心,为开发商提供全链路综合服务,推动住房供给端的品质升级。这一系列举措表明,贝壳已经从一个单一的房地产交易平台,逐渐演变成为一个涵盖多领域的居住服务综合提供商。
第四,AI技术深度融合重塑服务生产力。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科技对产业的赋能作用愈发显著。贝壳融合AI大模型技术,叠加独有的居住服务领域的场景和数据,针对B端和C端不同角色推出多种AI工具,部分应用已经产生了良好效能。例如,面向B端的AI CRM智能体“来客”,帮助经纪人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提升获客转化能力;而为C端提供的AI线上服务助手“布丁”,则能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地产市场行情分析和个性化推荐服务。这些应用已经产生了良好的效能,预示着AI在房地产领域的应用前景更加广阔。
第五,稳健财务与股东回报巩固资本市场信心。贝壳拥有稳健的现金流和健康的财务状况,为投资者提供了持续回报。二季度经营性现金净流入8.3亿元,新房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维持在健康的51天水平。此外,公司还扩大并延长了现有股份回购计划,回购授权从30亿美元增加至50亿美元,期限延长至2028年8月31日。这不仅展现了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也为股东创造了更多的价值回报机会。良好的财务状况为贝壳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使其能够在市场波动中保持稳定,与此同时,通过稳健的财务策略和持续的创新投入,贝壳成了资本市场上的优质股,吸引了大量长期投资者的关注。
长期来看,贝壳凭借其高效的平台网络经济效能、多元化的业务布局、领先的科技创新以及稳健的财务状况,正在逐步构建起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并且这个系统还会伴随着规模经济效应和科技创新驱动力不断增强自身,强化穿越周期的力量,这才是我们最值得关注的点。
编辑:江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