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父亲有信儿了!81岁老人难抑激动心情:国家没有忘记他
新黄河  2024年06月22日

新黄河记者:李巧妹  

6月20日,天空飘着蒙蒙细雨,威海乳山崖子镇山西村,几位老人背着手像往常一样走着看着。几辆汽车从村口拐进来,他们忍不住多看几眼。与此同时,村里党群活动中心屋内还坐着一位耄耋老人。老人名叫宋修国,今年81岁。与其说他在等车辆到来、等找他的人到来,不如说他在等牺牲多年的父亲宋文喜的消息。

得知父亲安葬地所在,81岁老人泪如泉涌

车门拉开,济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寻亲小组的工作人员快步下车进屋,带着DNA比对鉴定信息,经过现场一番严谨的家族信息核实后,他们确切地告诉宋修国,其父亲宋文喜于1948年在济南战役中牺牲,如今被安葬在济南历城烈士陵园。

宋修国

相关资料信息显示,宋文喜,1924年7月出生,籍贯山东省乳山县崖子公社山西大队,1945年8月参军,华野九纵二十七师七十九团二营四连战士,1948年9月在济南战役中牺牲,安葬地济南市东关。

据宋修国回忆,自己出生后仅半年,父亲就参军离家上前线;他3岁时,父亲不幸牺牲,再无音讯。从此,父亲在哪里牺牲?安葬在何处?自己有生之年还能否找到父亲的消息……这些问题,宋修国想了一辈子,此刻听到确切的消息,他终于忍不住哽咽。“以为再也找不到了,现在找到了,感谢党、感谢政府。”“国家没有忘记……”宋修国抬起布满皱纹和斑点的手一边擦拭眼泪,一边发自肺腑地说道。

患癌母亲临终惦记丈夫的消息:为国家牺牲是光荣的

找到父亲的安葬地,这个好消息宋修国等了70多年。就在寻亲小组到来的前一天,他接到一个电话,说要问一些关于父亲的情况。“一宿没合眼。”辗转难眠的一夜,对宋修国来说,仿佛比70多年的光阴还要漫长。“是不是找到(父亲)埋在哪儿了?找到的话得去祭拜一下,到时候捧一把土回来与母亲合葬。如果还是没找到呢?”未合眼的夜里,他做着各种设想。

在宋修国的记忆里,自己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他7岁那年,母亲患上心脏病。尽管可以到青岛的烈士子女学校读书,但为了照顾母亲,他还是放弃了。

得知父亲牺牲,母亲平日虽然不会对年幼的宋修国过多提起,但逢年过节,宋修国总能听到母亲的哭声。

宋文喜的烈士证明书

找不到丈夫的安葬地成了宋修国母亲的心病,患癌离世前她始终无法瞑目。“你爸来家叫我了,我还没把大儿拉扯大,不能走。”母亲放心不下宋修国,更念念不忘丈夫的下落。她告诉宋修国,他的父亲是为国家牺牲的,是光荣的。“俺妈说,他(父亲宋文喜)对国家有功。”宋修国向记者回忆着母亲临终前对他说的话。

“要是能找到……”无法对母亲打包票的宋修国,顿了一下只说了句,“到时候再说吧……”母亲离世后,宋修国为父亲立碑设衣冠冢。他说,如果哪天自己不在了,也是为了让后人记着家里的烈士长辈。

“以往每年清明节,我都去母亲的坟头哭。”宋修国动情地说道,如今有了父亲安葬地的消息,他表示一定会去告诉母亲,了却她多年的心愿。

优良家风传承后代:“只要能自立,就不拖累国家和政府”

父亲为何义无反顾参军?在宋修国看来,更多是受到家族的影响。“我姑奶家的叔叔当兵,父亲兄弟四人,他是老大,唯独父亲没有念书,他也想保家卫国。”如今宋修国告诉子女,国家没忘记这些烈士。在他们的家族里,这样的优良家风家训一代代传承下去,教育每一位后代都要有为国家作贡献的觉悟。“我经常跟子女说,(自己)能自立就不要拖累国家、拖累政府,只要国家不忘记咱就行了。”

“9月24日是济南解放纪念日,当天,济南市委市政府将为在济南战役中牺牲的无名烈士找回亲属、找回名字,届时将举行立碑仪式,到时候邀请您前来参加,您可以来祭拜一下父亲。”济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一级调研员李晓文说道,宋修国频频点头。

李晓文为宋修国核实宋文喜烈士的信息

一辈子没有叫过一声父亲,宋修国告诉记者,等到来到父亲墓前的那一天,他会告诉父亲:“家里过得都挺好的。您在天之灵,不要为后人担忧。”

山西村的细雨还在下着,待激动的心情平复些,宋修国收好父亲的烈士证明书,告别寻亲小组工作人员,步履蹒跚地离开党群活动室,朝家的方向走去。他要回去把找到父亲安葬地的好消告诉瘫痪在床的老伴儿,告诉子女。

70多年的等待如今有了结果,宋修国盼望着今年9月24日去济南历城烈士陵园祭拜父亲,看墓碑上刻下父亲宋文喜的名字。那天他要捧一抔黄土回来与母亲合葬,告诉母亲,父亲“回来”了。

编辑:俞丹  摄影:李巧妹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