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政协委员魏新:建设鲁菜博物馆,助力济南打造全域旅游格局
新黄河  2025年01月14日

新黄河记者:张成地  

鲁菜,作为中国传统四大菜系之首,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精湛的烹饪技艺,是齐鲁大地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作为山东的省会城市,济南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丰富的历史资源以及浓郁的饮食文化氛围,具备建设鲁菜博物馆的绝佳条件。”济南市两会期间,济南市政协委员、文化学者魏新接受新黄河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座鲁菜博物馆的建成,不仅能够系统地展示鲁菜的发展历程、文化内涵与烹饪艺术,更能成为传承与弘扬鲁菜文化的重要阵地,推动济南文旅产业蓬勃发展,为城市增添独特魅力。

魏新认为,鲁菜历史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的演变与发展,吸收了各地饮食之长,形成了独特的风味体系。建设鲁菜博物馆,能够将这些散落于古籍、民间记忆中的文化碎片收集、整理、展示,让后人直观地了解鲁菜的起源、发展脉络,使鲁菜文化得以代代相传,避免珍贵的文化遗产在现代快节奏生活中逐渐被遗忘。

同时,鲁菜烹饪技艺极为精湛复杂,讲究火候、刀工、调味等诸多环节。然而,随着时代变迁,传统鲁菜技艺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许多老字号餐厅的老师傅们年事已高,年轻一代从事鲁菜烹饪的人数相对较少。博物馆通过设立厨艺展示区、传承人工作室等,可为鲁菜技艺传承提供平台,让游客近距离观摩学习,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鲁菜技艺传承,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促进文旅融合方面,济南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作为济南的特色文化之一,鲁菜与泉水文化相得益彰。游客在欣赏完趵突泉、大明湖等自然美景后,若能走进鲁菜博物馆,深入了解当地饮食文化,品尝正宗鲁菜,将极大丰富旅游体验,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带动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发展。以成都的川菜博物馆为例,每年吸引众多游客,既传播了川菜文化,又拉动了当地经济,济南的鲁菜博物馆有望成为文旅新地标,助力济南打造全域旅游格局。

在魏新看来,建设鲁菜博物馆,济南具有历史文化资源丰富、食材供应充足、交通枢纽地位便利、政策支持力度大、人才储备数量足等优势。

他建议,鲁菜博物馆选址可以优先考虑位于市中心或旅游景区周边的地块,如古城片区大明湖附近。分历史文化展厅、烹饪技艺展厅、食材标本展厅三部分,历史文化展厅通过实物展示、图文展板、多媒体演示等形式,梳理鲁菜从先秦时期的萌芽,历经秦汉、唐宋、明清等朝代的发展,到近现代的创新历程。展示古代烹饪器具,以及古籍中关于鲁菜的记载,讲述鲁菜与山东历史名人、重大历史事件的关联,如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饮食观念对鲁菜的影响等。

定期开设鲁菜烹饪短期培训班,由鲁菜大师授课,课程涵盖家常菜到高级宴席菜,满足不同游客需求。让鲁菜烹饪技艺走进寻常百姓家。结合传统节日、季节变化,举办民俗美食节活动。针对中小学生群体,设计亲子研学项目。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开展知识竞赛、手工制作等活动,在趣味活动中传播鲁菜知识,培养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在济南建设鲁菜博物馆,是传承鲁菜文化、推动文旅融合、提升城市形象的迫切需要,也是顺应时代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有力举措。凭借济南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与高效运营管理,鲁菜博物馆必将成为济南的文化新地标,让鲁菜这一古老菜系在新时代绽放耀眼光芒,为济南的可持续发展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魏新说。

摄影:黄中明  摄像:王春鹏  剪辑:刘美琪  编辑:韩璐莹  校对:杨荷放 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