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销6万单,汉服产业年销售额超120亿元,“三月三”引爆曹县汉服热潮
新黄河  2025年03月04日

新黄河记者:李焜染  

随着广西“壮族三月三”传统节日的临近,来自“中国汉服之乡”山东曹县的民族服饰产业再度焕发活力。节日未至,订单先行。据最新统计,曹县当前的日均快递发货量已飙升至6万单,预计节前订单总额将轻松突破亿元,再次巩固了其作为全国民族服饰产业“领头羊”的地位。

缝纫机都被踩爆了

百余名工人每日工作超10小时

走进曹县露露服饰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器的轰鸣声与工人们的忙碌身影交织成一幅热火朝天的生产画卷。数十台缝纫机正以最高速度运转,发出有节奏的“哒哒”声,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节日奏响序曲。工人们全神贯注,手中的布料在他们熟练地操作下迅速变成一件件精美的服装。色彩斑斓的壮锦纹样布料,经过一道道精细的工序,最终化身为一套套充满民族风情的节日盛装。公司负责人武付军指着堆积如山的成品说道:“我们年前接到了20万单,目前已完成80%,预计节前一周全部交付。”为了确保按时交货,车间采取了两班倒的工作模式,百余名工人每日工作超过10小时。

在曹县民族印象风服饰有限公司,设计团队正在对新品进行最后的调整。设计师们将壮族的铜鼓纹、云雷纹等传统元素与现代剪裁工艺完美融合,推出的十余款新品让人眼前一亮。既有经典的立领盘扣款式,散发着浓厚的民族气息;也有简约时尚的日常套装,兼具传统与现代的美感。公司负责人王伟说:“去年我们的爆款订单增长了300%,今年我们提前3个月研发新品,客户反响非常热烈。”他随手拿起一件新品,向记者展示其精致的细节和独特的纹样。

在梁堤头镇,物流园内一片繁忙景象。数十辆运输车整齐排列,工人们正忙着将一箱箱打包好的汉服装车。梁堤头镇凭借其强大的电商优势,形成了涵盖30余个民族服饰的特色产业集群。近期,该镇的日均订单量从1万单激增至6万单,物流压力随之增大。当地物流服务站迅速做出反应,新增了7辆运输车,开辟了直达广西南宁、柳州的专线,并增派了20名分拣员,确保每日8点前揽收的包裹当天发出。物流负责人姜丁禄在现场指挥调度,他告诉记者:“通过直达专线,曹县到广西主要城市的物流时效已压缩至48小时,偏远县区也能实现72小时送达,客户无需担心收货延迟。”

全年汉服销售总额120亿元

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居50%

曹县民族服饰产业的蓬勃发展,得益于其“设计—生产—销售—物流”全产业链的强力支撑。在梁堤头镇的一家电商企业内,客服人员正忙着回复客户的咨询,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销售人员则通过直播平台,向观众展示汉服的穿着效果,直播间内互动频繁,气氛热烈。梁堤头镇副镇长于帅介绍:“全镇现有服饰类电商企业200余家,带动6000余人就业,今年销售额已达3.2亿元。”

而放眼全县,曹县汉服产业链更加完善:2524家汉服企业、1.4万余家网店、224家线下体验店及近10万从业者,共同缔造了2024年120亿元的销售总额,线上占比超过70%,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居50%以上。在曹县汉服文化创意产业园内,设计师们正忙着设计新的款式,展厅内陈列着各式各样的汉服,琳琅满目,吸引着络绎不绝的参观者。

曹县汉服产业的成功,不仅在于其庞大的生产规模和高效的物流体系,更在于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通过将民族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曹县汉服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还逐渐走向国际市场,成为全国民族服饰产业的一张亮丽名片。

剪辑:迟广智  校对:杨荷放  编辑:刘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