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马茶业港股招股书今日失效,第4次冲击资本市场能否成功?| 大鱼财经
新黄河  11小时前

新黄河记者:张博  

7月17日,八马茶业于1月17日向港交所递交的招股书满6个月,记者查询发现其招股书已失效。若八马茶业可在往后3个月内更新财务数据、补充最新信息并重新提交申请,即可延续审核状态。

事实上,这已经是八马茶叶第4次冲击资本市场受挫,前3次均折戟A股。早在2013年,其就计划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却未能成功。随后在2015年12月挂牌新三板,不过在2018年4月便终止挂牌。

2019年7月,八马茶业重启上市计划,在深圳证监局辅导备案,并于2021年4月申报深交所创业板IPO。然而,在2021年9月至2022年4月期间,公司历经三次问询、三轮招股书更新,最终在临审前撤回材料,创业板IPO申请终止。

2022年8月,八马茶业转战深交所主板,2023年3月1日获得受理,但在2023年9月19日,公司再次撤回申请。

据招股书介绍,八马茶业是我国高端茶市场的领导者、高端中国茶领域销量第一名、中国最具知名度的茶品牌。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3年末茶叶连锁专卖店数量计,该公司在中国茶叶市场排名第一;按2023年销售收入计,该公司在中国高端茶叶市场排名第一。

从财务表现来看,八马茶业在过去几年中表现确实可圈可点。2022年度、2023年度公司营收分别为18.18亿元、21.2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66亿元、2.06亿元。能查询到的最新财务数据是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达16.47亿元,净利润为2.08亿元。​

然而透过其财务数据,其实也能发现一些隐忧。例如,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仅增长0.95%,与2023年的两位数增速相比大幅放缓,业绩“踩下刹车”。

然后是线下业务增长乏力。2024年1-9月,公司线下销售金额10.89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11.44亿元下降4.81%。新增门店速度也大大减缓,2024年1-9月加盟店新增170家,预计全年新增227家,远低于2023年度的475家,且自营店关闭数量增加。与此同时,加盟店平均营业收入呈现下滑趋势,在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前九个月,加盟店平均营业收入分别为35.35万元、35.12万元以及25.38万元,若以2024年1-9月数据推测至全年,单店加盟营业收入金额为33.85万元,单店收益逐年递减,2024年全年预计加盟店平均营业收入下滑3.62%。​

线上业务虽然在增长,但退货率问题不容忽视。报告期内公司线上渠道收入金额分别为4.94亿元、6.22亿元及5.52亿元,呈现逐年递增趋势,2023年度及2024年1-9月增长率分别达26.04%及14.49%。然而,线上产品退货率却由2022年度的1.0%上升至2024年1-9月的1.9%。若根据线上销售GMV推算,报告期内线上退货金额分别为567.10万元、754.05万元及1242.22万元,2024年1-9月的退货金额是2022年度的2.19倍。​

除了财务数据表现,参照以往情况,八马茶业还需要重点解决自身在上市审核过程中,面临的诸多监管问询的问题。

2021年,深交所曾三次问询其加盟模式合理性,要求说明“加盟商备货周期与进销存是否匹配、是否存在压货”等问题;2022年主板审核时,证监会重点关注关联交易,尤其是与关联方的交易公允性。

2025年3月,证监会国际司还要求八马茶业补充公司历次增资、股权转让价格及定价依据,是否实缴出资,是否存在未履行出资义务、抽逃出资、出资方式存在瑕疵的情形,以及前期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的详细情况及终止挂牌原因,前期向深交所提交上市申请的具体情况及撤回原因等信息。​

此次港股招股书失效,对于八马茶业而言,无疑是又一次沉重打击。其下一步是补充材料再战还是另辟蹊径,后续是否会再次提交上市申请,选择A股还是港股市场,都充满不确定性。资本市场对八马茶业的考验仍在继续。

编辑:郑楚翘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