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张博
7月18日,金通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00091.SZ)股价开盘整体下跌,最低跌至2.79元/股。当日成交量急剧放大,截至发稿前达到82.10万手,成交额高达2.31亿元,公司总市值43亿元。这一股价异动源于前一日晚间金通灵发布的一则重磅公告:金通灵连续六年提供虚假财报,其间有4年将亏损披露为盈利,情节特别严重。公司及6名高管因涉嫌欺诈发行股票罪、违规披露重要信息罪,已被检察机关正式提起公诉。
根据检察机关出具的起诉书,金通灵在2017年至2022年期间,通过一系列不正当手段系统性地虚增或虚减财务数据。具体而言,该公司采用伪造工程进度确认表、在未发货的情况下提前确认收入等方式,操纵财务报表。其中,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的财务数据受到严重歪曲。在2017年和2018年,金通灵分别虚增营业收入5.01亿元和5.5亿元,虚增利润总额1.46亿元和1.48亿元;2021年和2022年,虚增营业收入6893万元和1530万元,虚增利润总额7398万元和4332万元。而在2019年和2020年,公司通过虚减收入和虚增利润来掩盖实际亏损情况。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2017年,金通灵以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上海运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的交易中,存在严重欺诈行为。公司编造重大虚假内容,以7.85亿元的高价收购了净资产仅为1亿元的上海运能,这一行为严重误导了投资者,并扰乱了资本市场秩序。
此次财务造假案的核心主体为金通灵的全资子公司上海运能及其关联公司江苏运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运能的原实际控制人邵耿东在交易完成后,一跃成为金通灵的第三大股东,并通过减持股票套现约1.76亿元。检察机关认定,金通灵连续6年向市场发布虚假年度报告,其中有4年将亏损粉饰为盈利,这一行为导致大量投资者遭受严重经济损失,情节极其恶劣。
事实上,金通灵的财务造假问题早已引发监管部门的关注,并受到多次处罚。2024年1月,江苏证监局对金通灵处以150万元罚款,并对时任董事长季伟、财务总监袁学礼等多位高管分别处以最高200万元的罚款。同年12月,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代表广大投资者发起特别代表人诉讼,诉讼对象涵盖了2018年4月至2023年6月期间买入金通灵股票的投资者。此外,诉讼还涉及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华西证券、光大证券、国海证券等中介机构,要求金通灵赔偿投资者的投资差额损失、佣金和印花税损失,总计约75.64万元,并要求其余被告对金通灵的赔偿责任承担连带责任。
金通灵在昨晚发布的公告中表示,本次诉讼目前尚未开庭审理,判决结果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这对公司未来利润的影响也难以预估,最终影响将以法院的判决为准。
金通灵成立于1993年,其前身为南通通灵电机厂,2008年完成改制,成为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10年6月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为-7287.74万元,同比大幅减少197.51%。由于本期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净流出显著增加,且部分账户资金被冻结,公司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030.02万元,同比减少180.79%。
另一份公告显示,法院已同意对该公司启动预重整。不过这并不代表法院正式受理,金通灵是否进入重整程序存在不确定性。公告称,若重整失败,公司将存在被宣告破产的风险,公司股票将面临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编辑:俞丹 校对:汤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