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杨璐
新黄河记者获悉,7月20日19时,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针对山东省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据预报,受副高边缘暖湿气流和冷空气共同影响,7月20日至22日,黄河下游有一次明显的降水过程,并伴有短时强降水,小时雨量20毫米至40毫米,局地达50毫米以上。大汶河流域面累计降水量60毫米至80毫米,局地可达120毫米以上,大汶河将出现明显涨水过程。根据《山东河务局水旱灾害防御应急预案》规定,7月20日20时起,山东黄河河务局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记者从山东黄河河务局了解到,今年黄河防汛,山东黄河河务局有了“新帮手”:大汶河流域防洪“四预”系统正式上线运行,该系统可以凭借“精准化预报、智能化预警、高效化预演、科学化预案”,成为守护大汶河、东平湖安澜的“超级大脑”。
据介绍,该系统以夯实大汶河流域数据底板为基础,通过数字孪生重塑防汛流程,聚焦流域防洪调度、风险分析两大核心应用场景,驱动大汶河、东平湖预报调度一体化模型提档升级。
预报成为防汛的“千里眼”,精心打造了一系列水文预报模型,可以精准捕捉降雨信息,实时监测流域气象变化,将气象数据与水文、水力数据深度融合,实现对洪水的超前预报。不仅能提前预知洪水的发生、发展过程,为后续的预警、预演、预案制定提供充足的时间窗口,还可以灵活、精准地应对复杂多变的洪水情况。
“系统还能对流域降雨、重要控制断面、重点河道堤防、蓄滞洪区分类、分级预警。对各类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快速评估。”工作人员说,一旦发现潜在风险,就能立即通过预警发布系统迅速传达至相关部门和人员,让预警信息跑在洪水前,为防洪抢险争取宝贵时间。
同时,该系统还开发大汶河重点河段二维水动力演进模型,以水库库区、下游河道、蓄滞洪区、堤坝溃口等洪水风险区域为重点,基于重点河段二维水动力演进模型,开发了重点堤防风险分析和淹没分析等功能,实现了洪水风险的动态模拟展示,可清晰地看到洪水在不同情景下的演进路径、淹没范围、风险等级等关键信息。
另外,还可以根据预演结果、历史数据库,快速生成科学合理的调度方案,确保东平湖、大汶河在不同洪水情境下的安全,保障流域的防洪安全和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原来的预案是一叠厚厚的纸质文档,而现在变成了动态、可交互的智能系统,可以根据实时数据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时效性。”
据悉,当前正处于防汛关键期,山东黄河各级将压紧压实各项防汛责任,加强雨水情监测预报,强化会商研判、工程巡查与防守,认真做好顺水排水、雨毁工程修复等各项防御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校对:刘恬 编辑:刘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