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杜林
8月12日,A股主要指数延续涨势,上证指数收盘上涨0.50%报3665.92点,强势录得“七连阳”,并再次刷新年内高点。然而,指数上涨背后是市场分化加剧,当日超3100只个股下跌,上涨家数仅2000余只,“赚指数不赚钱”现象明显。两市成交额放大至1.91万亿元,显示交投活跃,但资金高度集中。
半导体及AI硬件是当日最大热点。午后,寒武纪20%涨停并创下历史新高,整个半导体产业链被激活。从上游的光刻机、电子化学品,到中游的芯片设计与制造,再到下游的CPO(光模块)等,均有资金涌入。海立股份、旭光电子、致尚科技等多只个股涨停。
市场分析认为,这一轮上涨的背后,是关于“自主可控”和AI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的预期在持续发酵。这是支撑沪指实现七连阳的关键力量。
除了半导体,市场也存在一些结构性热点。燃气板块全天走强,新疆火炬、洪通燃气等多股封上涨停板。这与特定区域的基建和能源政策预期有关。新疆板块继续保持热度。北新路桥、新疆交建、八一钢铁等录得3天或以上连板,显示出区域振兴主题下的资金持续性。
此外,由七部门联合发布产业政策推动的脑机接口概念,盘中也表现活跃,麒盛科技、创新医疗涨停。
在少数板块的狂欢之外,大部分行业表现平淡或下跌。军工装备板块成为调整重灾区,捷强装备、派克新材跌幅超过6%。能源金属板块同样低迷,在锂价波动的影响下,永杉锂业、融捷股份等跌近4%。前期活跃的PEEK材料、CRO概念也出现集体回调。
总体来看,12日市场呈现“指数保卫战”特征,半导体成为支撑指数的核心力量,但巨额成交量并未惠及多数股票,资金抱团现象突出。在沪指走出七连阳的耀眼行情下,这种内部分化,成为当前市场的核心特征。
多家机构认为当前A股处于“结构性慢牛”或“牛市中继”阶段,对后市整体偏向乐观,但普遍提示了结构性风险和短期波动的可能。市场流动性充裕、政策面支持明确、股债性价比突出,是支撑市场走强的核心因素,两融余额重返2万亿等数据,也反映出市场风险偏好正在回升。
尽管大方向看好,但短期内市场上涨速度较快,板块轮动加剧。中信建投建议投资者谨慎追高,可关注回调带来的配置机会,或布局仍在相对低位的板块。
在投资方向上,机构观点高度聚焦于科技创新与政策驱动的结构性机会。
AI及高端制造成为机构共识。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狗、HBM高带宽存储及国产算力等细分领域,均指向以AI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机构普遍认为,这些赛道兼具业绩兑现能力与国产替代空间,未来有望保持景气度。
政策引导的主题同样受到关注。部分机构看好新疆依托能源与地缘优势带来的区域发展潜力;“反内卷”概念也被多家机构提及,认为在供给侧改革推动下,化工、煤炭、新能源等周期性行业有望迎来价值重估。
编辑:孙菲菲 校对: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