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卢婷
大国新佩剑,奋飞新时代。九三阅兵即将盛大举行之际,歼-20、运-20战机首席发布人,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首席专家申进科接受新黄河专访。2013年至2022年担任中国空军首任新闻发言人10年间,申进科经历和见证了2015年九三阅兵、2017年朱日和沙场阅兵、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空中梯队飞行庆祝表演。四次“空中梯队”上相继公开亮相的新战机“有目共睹”,新战机背后的新航迹却“鲜为人知”。申进科以空军首任发言人的视角,讲述大阅兵上的大国新佩剑故事。
空中力量:
空中梯队不只是空军战机
世界上各国阅兵活动上的空中梯队,都备受关注。新时代以来大阅兵上的空中梯队,都是中国空中力量大展示,受阅战机来自陆海空三军,并不只是空军战机。中国空中力量既包括空军,还包括陆军航空兵、海军航空兵。这些年,在捍卫中国领空安全中,陆航和海航都发挥重要作用。申进科表示,他多次发布巡航东海防空识别区的消息,多次说过“空军和海军一起”捍卫东海安全。陆航、海航和空军,在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祖国统一中画出一个同心圆。
九三阅兵举行前夕,恰逢中国“飞鲨”歼-15成功首飞16周年。申进科介绍,歼-15是海军舰载机,是空军试飞员首次飞上蓝天的。“陆军航空兵飞的直-20、海军航空兵飞的歼-15,都是由空军试飞员首次飞上蓝天的。我们不能忘记这些‘首飞试飞员’”。歼-20、运-20、直-20的首飞试飞员是谁?2022年空军试飞部队成立70周年之际,申进科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首次集中公布七个型号战机首飞试飞员名单:歼-5首飞试飞员吴克明,歼-10首飞试飞员雷强,歼-15首飞试飞员李国恩,歼-16首飞试飞员李国恩和丛刚,歼-20首飞试飞员李刚,运-20首飞试飞员邓友明、刘宏亮、袁志鹏,直-20首飞试飞员孙光、王勇。
运油-20、歼-20、歼-16同框
威龙飞天:
“变与不变”的歼-20
中国第五代战机歼-20的发展,是中国航空工业和空军战斗力建设的缩影。歼-20从2017年开始参加阅兵,2017年为三机编队,2019年为五机编队,2021年为十五机编队。从单座机到双座机,歼-20的作战性能发生大变化。“从歼-20首次在中国航展上向全世界公开亮相到歼-20首次参加阅兵,从歼-20用上‘中国心’(国产发动机)到歼-20列装空军作战部队,从歼-20首次海上实战化训练到歼-20常态化巡航东海、南海和台海,都是由我发布的信息。”申进科表示,从历次大阅兵上看到的歼-20,都是有过不同航迹的歼-20。“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申进科用这句充满哲理的话阐释歼-20的变与不变,“它是歼-20,但它不是当年的歼-20。歼-20每一次亮相阅兵,都吸引世界目光;每一次战斗起飞,都令人心潮澎湃。变化的是航迹,不变的是使命,歼-20让中国人的志气更高、骨气更硬、底气更足。”
不少网友关心,此次九三阅兵会不会出现歼-35A的身影?申进科表示“值得共同期待”。歼-35A战机在第15届中国航展上首次公开亮相,标志着中国是世界上第二个同时拥有两款隐身战机的国家。在申进科看来,歼-20和歼-35A,不是高低搭配,而是强强联合;不是相互制衡,而是黄金搭档;不是作战对手,而是亲密战友。在未来战场上,歼-20和歼-35A各显其能、各司其责,在制胜空天中发挥各自的作用,贡献各自的力量。
红太阳照耀歼-20 杨军摄
英雄遗志:
“大大发展轰炸机”的临终嘱托
说起新时代阅兵活动中4次受阅的中远程新型轰炸机轰-6K,申进科向记者分享了“轰-6K巡航中国台湾岛”和“轰-6K巡航中国黄岩岛”两张强军主题邮封。蓝色海洋与海上岛礁成为背景,映衬阳光照耀下飞翔的“战神”轰-6K,宣示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不容侵犯。正如社交媒体上流传的一句战斗格言所讲:口头抗议一千次一万次,不如轰炸机翅膀扇动一次。申进科说:“那些年,我多次在空军一线机场目送轰-6K战机飞向远方。轰-6K近年来飞越了巴士海峡、宫古海峡、对马海峡和台湾海峡。轰-6K的航迹,没有最远,只有更远。2019年首次亮相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的新型远程战略轰炸机轰-6N,投入新时代练兵备战、参加中俄联合空中战略巡航的故事,我在大中小学国防教育思政课上多次讲起,引发共情共鸣。比轰-6N更先进的国产轰炸机,值得期待。”
那些使我们屈辱的、悲愤的和惊醒的疼痛,成为我们锻造强大空军的引擎。申进科还向记者讲述了一段发展轰炸机背后令人动容的英雄故事。轰-6K首次参加阅兵是2015年的9月3日,而在当年2月17日,抗美援朝“一级战斗英雄”刘玉堤中将走完了身经百战的一生。弥留之际,他在病床上用颤抖的双手写下“大大发展轰炸机”7个字,留下一名英雄飞行员的最后嘱托和深情牵挂。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创造了一次空战击落4架敌机的光辉战绩,被誉为“云中猛虎”。鹰和剑,这是刘玉堤晚年研习书法最爱写的两个字,也是他一生的精神写照。其外孙陈浏从小受外公的影响,也投身到捍卫祖国领空的事业中,成为一名歼-20战机飞行员。在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中,陈浏驾驶歼-20飞过天安门广场,这也是他最能告慰外公的庄严仪式。2021年7月1日,陈浏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空中梯队飞行庆祝表演,这是他第二次驾驶歼-20战机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再次飞过同一片天空,他所在的歼-20机群已经由5架战机变为15架战机。
致敬英烈:
“双20”同框告慰国家忠烈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申进科与记者分享了一张“大国重器‘双20’列阵长空告慰国家忠烈”邮封,讲了这张邮封背后的故事和2022年9月16日空军执行接迎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任务的两个细节。
一个细节是,空军歼-20和运-20三机编队,冒着台风带来的雷雨和积冰,从11000米高空穿云破雾,机动下降到200米低空,让烈士们近距离看看机翼下伟大祖国的锦绣河山。另一个细节是,运-20飞机上有一段空中广播,是运-20机长庞荣奇面对志愿军烈士遗骸说的。看似烈士们听不见,又觉得烈士们听得见。志愿军烈士的战斗英姿,就在我们眼前。他们的血脉在传承,他们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奋斗强军、高飞远航。
红色歼-20,赤诚中国心。“那天,执行护航任务的歼-20机长和歼-20僚机飞行员,在一个象征着歼-20的红色纸飞机上签名。后来,歼-20总设计师和歼-20首飞试飞员也在飞机上签名留念。我一直保留着、珍藏着这个红色纸飞机。”申进科说。
全民国防:
从战鹰翱翔到民心守护
针对有人认为阅兵是“秀肌肉”的观点,申进科明确表示,阅兵是为了展示新时代强军事业的新成就,是向全国人民分享强军建设成就,同时也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军队是和平之师。申进科强调,中国军队的建设发展是为了捍卫世界和平和中国安全。
申进科近年来全身心投入全民国防教育事业,他认为国防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我在全国多所学校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作了百余场国防教育报告,提出学校国防教育要鲜明‘五个导向’做到‘八个有’。‘新时代国防三问’——你对中国军力有信心吗?你愿意中国打仗吗?你希望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吗?——旨在激发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国防卫我、我为国防’的共情共鸣。要让广大青少年明白,我们并非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只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度,而这份和平需要强大的国防来守护。”
“国防安全就像阳光空气和水一样,有的时候你不觉得它珍贵,但失去的时候你就知道它的珍贵了”,申进科说,九三阅兵是一次很好的国防教育,让广大青少年明白今天幸福生活来自哪里,应该如何去珍惜、去守护。
摄像:张文龙 王春鹏 剪辑:张文龙 主持:张帅 剧务:李运恒 编辑:俞丹 校对:高新 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