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姚正
9月14日,乒乓球运动员朱雨玲在社交媒体上发声,再度回应被网暴。朱雨玲透露,在本周WTT澳门冠军赛期间,接连发生两起严重的场内场外人身骚扰事件,严重干扰到自己作为运动员的正常参赛秩序与个人安全。她表示:“今天比赛结束,放下球拍,我决定不再沉默,勇敢站出来——不仅为了自己,更为了捍卫每一个在困境中坚持梦想、不该被恶意伤害的人。我将继续坚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应有的尊严与正义。”
曾经的朱雨玲是被寄予厚望的“下一站天后”。与所有国乒名将一样,朱雨玲的乒乓球生涯有着梦幻般的开局——5岁开始打球,12岁进入四川省队,14岁入选国家二队,15岁成为世青赛历史上最年轻的女单冠军,18岁锁定国乒女队主力位置……曾占据乒乓球女单世界排名第一的她,是国乒教练“认证”的下一代“大魔王”热门人选。
突如其来的疾病,如同一场猛烈的暴风雨,彻底改变了朱雨玲人生的航向。2020年夏天,国乒举行东京奥运模拟赛时,朱雨玲因病缺席。在那之后,她长时间接受治疗,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2021年秋天,手术成功的朱雨玲在社交媒体上向大家报平安:“谢谢大家的关心!勇敢地卸下‘包袱’。”根据医嘱,手术后至少需要静养半年,朱雨玲告别球场,开始探索生活的更多可能。2022年,朱雨玲重新拿起书本,进入电子科技大学攻读管理学博士学位。2023年,她入职天津大学,担任体育部副教授。不再上场的朱雨玲,开始上课、上班,以全新身份开启“多线程任务”。
2024年2月,朱雨玲通过澳门特区政府的人才引进计划获得澳门居民身份。同年9月,澳门举办WTT澳门冠军赛,赛事主办方提议朱雨玲以东道主选手的身份持外卡参赛,以推动乒乓球在澳门的发展。短暂犹豫过后,朱雨玲作出重新上场的决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自己不得不离开球场,乒乓球生涯戛然而止。但我总觉得那只是一个逗号。我希望能好好地跟这项运动告个别,给自己的乒乓球生涯画上一个句号。”
阔别赛场1647天后,朱雨玲回来了。她代表中国澳门出战了WTT澳门冠军赛。在那之后,这名昔日排名世界第一又“从零开始”,从低级别比赛打起,直到站上WTT大满贯的赛场。今年7月进行的2025年WTT美国大满贯乒乓球赛中,代表中国澳门出战的朱雨玲捧起女单冠军奖杯。国际乒联公布的最新一期世界排名中,朱雨玲排名女子单打第七位。
今年8月,朱雨玲在接受新黄河记者采访时这样回应被网暴:“因为现在的自媒体比较发达,所以不只是乒乓球运动员,很多运动员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声音。我也不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事情了。以我的理解来说,人们常说的‘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这个‘重’不仅仅有刻苦、努力的意思,还有你要去承受被非议、被污蔑。但什么事情都是一分为二地来看。因为现在自媒体比较发达,我想,如果把这种别人对你的攻击、谩骂,想成是一种‘理所当然’就发生的事情,那么我的反应也是会理所当然地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因为很多事情你没有办法去辩解的,就是清者自清,而且我觉得,运动员的使命永远是奋斗在赛场上。”
9月14日凌晨,朱雨玲在社交媒体上再度回应被网暴。她表示:“我始终相信,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跨越困难从来不是终点,它让我更加认清自己,也更有勇气坚定前行。这一路风雨没有让我退缩,而我,也终将迎来属于自己的万里晴空。”
朱雨玲微博原文:
回归赛场整整一年,我始终心怀感恩,努力追求梦想。那段特殊的经历没有击垮我,在巨大的困难面前,我没有放弃自己,也始终相信,这个世界依然是美好的。
自七月美国站比赛以来,我持续遭遇多轮网络暴力,无端的指责、恶意的造谣、持续的骚扰……让我倍感压力。起初,我选择“清者自清”,默默承受,只希望能专注于训练与比赛。但一再的隐忍,换来的却是施暴者的得寸进尺、肆无忌惮。
今年八月,我已正式提起民事侵权诉讼,希望以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原本,我愿意静待司法程序的进展,不再做过多回应。
但在本周澳门WTT冠军赛期间,接连发生两起严重的场内场外人身骚扰事件,已经严重干扰到我作为运动员的正常参赛秩序与个人安全。这一刻,我明白:沉默,已经不足以保护自己。
今天比赛结束,放下球拍,我决定不再沉默,勇敢站出来——不仅为了自己,更为了捍卫每一个在困境中坚持梦想、不该被恶意伤害的人。我将继续坚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应有的尊严与正义。
我始终相信,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跨越困难从来不是终点,它让我更加认清自己,也更有勇气坚定前行。这一路风雨没有让我退缩,而我,也终将迎来属于自己的万里晴空。
编辑:赵晨 校对:汤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