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客户端北京9月18日电(记者李运恒) 9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成就。会上,科技部副部长林新在回答了新黄河记者关于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提问。她介绍,“十四五”期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5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担任项目负责人的比例为43.3%。在提到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力度时,她表示,鼓励有条件的科研院所把一半以上的基本科研业务费用在年轻人身上。
新黄河客户端记者提问:近年来,在相关政策支持下,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作为主力军在人工智能、生物科技、航空航天方面取得了亮眼的成果。请问“十四五”期间,在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
科技部副部长林新表示:青年科技人才是最具活力的创新群体,也是国家科技人才政策的重点。2023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从职业早期培养、赋予青年科技人员更多担任领衔机会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措施。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深入落实中央部署,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发挥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对于青年科技人才的发现培养作用。“十四五”期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5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担任项目负责人的比例为43.3%;同时,还专门新设了青年科学家项目,已累计支持150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有80%的项目由45岁以下的青年人承担。在“嫦娥”探月等国家重大科技工程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青年科技人才已成为骨干力量,有的项目团队成员平均年龄也就30多岁。
二是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力度。有关部门共同开展工程硕博士联合培养,设立专项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出国(境)交流培训。鼓励有条件的科研院所把一半以上的基本科研业务费用在年轻人身上。推动高校、科研院所设立职业早期的青年科技人才科研专项,用于自主选题研究,配备学术导师,帮助其顺利开启科研职业生涯。
三是营造青年科技人才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持续推进减负专项行动,帮助青年科技人员从填表、报销等非科研负担中解放出来,保证他们充足的科研时间。在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中,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破格晋升职称,对从事基础研究的青年科技人才探索5-10年长周期考核,鼓励他们潜心研究、勇于突破。
林新还提到,下一步,将进一步深入调研了解青年科技人才在职业成长中的困难和需求,不断完善符合青年科技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规律的政策,让更多青年人才在建设科技强国的伟大事业中脱颖而出、建功立业。
编辑:郑楚翘 校对:汤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