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实探iPhone新机首销:Pro版一机难求,济南苹果店外黄牛加价600元 | 大鱼财经
新黄河  2小时前

新黄河记者:杜林  

9月19日,备受瞩目的iPhone新系列正式开售。与往年相似,苹果再次上演了“一机难求”的开场。

记者在济南恒隆广场AppleStore直营店实地探访发现,Pro和ProMax型号最受欢迎,官方渠道迅速售罄,店外则迅速形成了另一个由“黄牛”主导的市场,加价、收货、倒卖的交易链条已然成熟。

店外黄牛比顾客多,Pro系列现货秒光

周五上午,济南恒隆广场的AppleStore店内人头攒动,挤满了前来体验新机的消费者。店内至少三个长桌分别摆放着新机型号,每桌周围都围满了一二十名消费者排队体验。人们讨论着新机的手感和配置参数,年轻女士迫不及待地打开新机前置摄像头进行自拍测试,对比成像效果。不少人在体验后当即询问店员购买事宜。一位店员透露:“今天新机已经没有现货了,只有提前在官网预约成功的顾客,才能排队取货。”

11:30,AppleStore门店外,已有二三十人的队伍正在等候取机,他们都是早已成功预购的顾客。该门店另一个门外,撑着雨伞、三五成群的是另一批人——约三四十名“黄牛”正密切注视着每一个从店里走出来的顾客,形成了“黄牛比顾客多”的奇特景象。他们手中少则一两部,多则拎着五六部刚刚到手的iPhonePro系列手机。

一名“黄牛”展示了自己手中的白色和蓝色版本,并直接开价:“白色你要的话,加600块钱。上午刚卖了两台512G的,行情就是这样。”

当记者试图议价时,对方松口表示“稍微少点也行”,“但价格就在这了。你要的话我给你留着,如果不要,我马上就出给通讯城的人了。”

在交谈中,对方透露了他手中新机的来源。“这玩意儿全凭人多,光靠自己抢是抢不到的。”他坦言,自己组织了50多人的团队在网上一起抢购,最终抢到了10台在首发当日提货。

后台报价单:一部手机的实时"K线图"

街头的加价叫卖只是冰山一角。在这些“黄牛”背后,是一个更为组织化、信息化的回收网络。记者获取的一份来自上游“档口”的实时回收报价单,呈现了这个市场的瞬息万变,其价格波动堪比股市的“K线图”。

11:14,一份“正常未激活”机器的报价单显示,所有iPhone新机型均存在溢价。即便是最受冷落的标准版,档口也愿意加价150元左右回收。市场焦点Pro系列,256G蓝色版的回收价为9100元(官网价8999元),而银色和橙色则为9150元,高出50元。真正的利润高地在ProMax系列,256G版本的回收价高达10600元,比官网价9999元高出601元,这精准地解释了为何街头黄牛敢于报出“加价600元”的价格——这是他们能确保盈利的安全线。

仅仅18分钟后,11:32,更新的报价单便已发出。在这份新价格中,Pro256G的银色和橙色版本回收价已从9150元跌至9100元,与蓝色版持平;512G版本也相应下调了50元。这意味着,对于持有这些型号的黄牛来说,短短十几分钟内,每台手机的潜在利润就蒸发了50元。

12:30,记者获悉,由于价格不稳定,部分省份档口已经暂停回收iPhone17产品。

橙色成年度"理财色",最高溢价千元

济南的火爆景象并非个案,但在全国范围内,iPhone新机首销日的热度呈现出显著的地域差异。综合其他城市的情况来看,标准版几乎无人问津,而Pro和ProMax的加价幅度则因颜色而异。

其中,全新的“橙色”版本成为今年的绝对热门。在多个市场,Pro橙色版本的加价普遍达到500元,而更稀缺的ProMax橙色版本加价甚至高达1000元,且早已无现货。现场,记者看到一位消费者将自己刚取到手的512GB银色ProMax,以加价500元的价格直接卖给了黄牛,实现了“无风险”套利。

“以前(六七年前)我们赚得更多,”在济南恒隆广场AppleStore门口,一位资深“黄牛”感叹,“现在虽然利润薄了,但只要苹果敢出新配色,我们就有生意做。我这台加600元收来的白色Pro,转手卖到个人买家手里,和官网售价比,至少能卖到800块的差价。”

济南的火爆景象并非个案,但在全国范围内,首销日的热度呈现出显著的地域差异。社交媒体上,各地的消费者和“黄牛”纷纷晒出当地行情。

在浙江杭州、四川成都、广西等地,市场热度高涨。多位网友反映,ProMax的现场加价普遍在700至800元起步。在北京大悦城、杭州湖滨里等热门商圈的苹果店门口,同样聚集了大量“黄牛”,一位广东的网友称,“黄牛”以加价500元的价格回收ProMax,转手就可能卖到1000元以上的利润。

相比之下,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市场则显得相对“保守”。有上海网友表示,自己从“黄牛”手中购买ProMax仅加价200元;广州地区的“黄牛”报价也多在300至500元区间,远低于其他城市。也有内蒙古的网友表示当地市场反应平淡,对加价行为表示不解。

河南有网友表示,当地授权店需加价500元,但这笔钱会以手机壳等配件的形式“附送”。

消费分级与“苹果经济”的延续

从iPhone新系列的首销日表现来看,苹果产品的市场热度依旧呈现出明显的分化。一方面,标准版机型吸引力不足;另一方面,消费者对Pro系列,特别是新增功能和独特配色的高阶型号,表现出极强的购买意愿,甚至不惜通过黄牛渠道加价购买。

这种由稀缺性、消费者偏好和黄牛市场共同催生的“苹果经济”仍在延续。对于苹果而言,精准的产品线划分成功激发了高端用户的换机热情,维持了品牌的稀缺感和高溢价能力。而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想要在第一时间原价拥有一部热门型号的iPhone,依然是一场考验网速和运气的“竞赛”。

在未来一到两周内,随着产能的逐步释放,市场价格将趋于平稳,但首销日的这场“抢购战”,再次证明了苹果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难以撼动的地位。

摄影:杜林  摄像:杜林  剪辑:刘美琪  编辑:柏凌君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