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之家”被协会除名后:继续宣称“阳澄湖养殖”,疑似打擦边球“模糊概念” | 大闸蟹市场调查·品牌迷局③
新黄河  3小时前

又到一年吃蟹季,大闸蟹市场乱象又接踵而至。五花八门的蟹卡、良莠不齐的蟹扣、防不胜防的骗局、乱象丛生的品牌……“蟹圈”乱象消耗着消费者的信任、也侵蚀着市场的未来。即日起,新黄河推出系列报道,多角度呈现市场现状。

2024年11月,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公开除名“蟹之家”,原因系其虚报养殖面积900余亩。

一年后,蟹之家创始人刘小龙在短视频中宣称:“我们阳澄湖湖区养殖面积1.6万多亩,高标准养殖7万多亩……”这些数字接近阳澄湖官方公布的总养殖面积。一家曾有虚假宣传记录的企业,仍在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维持其“正宗阳澄湖”的叙述。

创始人疑似用“我们”模糊养殖面积

2025年8月,“蟹之家”两名高管在短视频平台恢复活跃。持股28%并自称创始人的刘小龙以“刘小龙蟹之家”账号发布多期视频,内容均围绕“正宗阳澄湖大闸蟹”展开。

他在视频中表示:“其实阳澄湖大闸蟹并不难买,我们阳澄湖湖区养殖面积1.6万多亩,高标准养殖7万多亩,阳澄湖总养殖面积达9万多亩……大家只要选好渠道,不愁吃不上阳澄湖大闸蟹。”

这段话中的“我们”一词存在模糊空间。它既可指“我们阳澄湖”这一产区,也可能被理解为“我们蟹之家”。在品牌推广视频中使用此类表述,容易导致消费者产生误解。采访中,也确有消费者质疑,因视频中多有蟹之家品牌露出,他们以为刘小龙所称的“我们”系指蟹之家。

新黄河记者10月18日致电“蟹之家”创始人刘小龙。刘小龙在电话中承认,视频中所述的“1.6万多亩”和“7万多亩”系指“阳澄湖(官方)的面积”,而非“蟹之家”自有面积。对于该视频是否误导消费者,刘小龙回应称:“没有误导……是你没有听透(听清)。”他认为误解源于消费者未能正确理解。

而苏州官方2025年公布的数据显示,阳澄湖大闸蟹围网养殖面积为1.57万亩,沿湖高标准池塘养殖面积为6.79万亩。这两个数字与刘小龙所述基本一致。其宣传客观上产生了将公共产区总面积与“蟹之家”品牌绑定的效果。

一年前曾因虚报养殖面积被协会除名

这并非蟹之家品牌首次涉及夸大宣传。

2024年10月29日,苏州市相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相市监处罚〔2024〕312号),认定“蟹之家”因“违反广告内容管理规定行为”,对其处以罚款1万元的行政处罚。这份来自官方监管部门的文书,为其虚假宣传行为留下了正式记录。

2024年11月12日,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发出《关于取消昆山蔡鲜生水产有限公司、苏州蟹之家阳澄湖蟹业有限公司会员资格的决定》,取消苏州蟹之家阳澄湖蟹业有限公司的会员资格。文件指出,该公司2024年在抖音、微信视频号宣称“拥有阳澄湖大闸蟹养殖面积900余亩”,因内容不实受到苏州市相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其行为“对整个行业造成极恶劣影响”。

2025年10月18日,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相关人员在接受新黄河记者采访时再次确认:“他(蟹之家)不是我们的会员。”

在蟹之家的网店首页,“蟹之家”至今仍在显著位置标注自己是“苏州市阳澄湖行业协会理事单位”。但记者查阅公开资料发现,并不存在名为“苏州市阳澄湖行业协会”的机构,官方认证的组织全称为“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

该旗舰店主推的“一级鲜活现货大闸蟹”产品,截至发稿前,月销量仅为个位数。

已非协会会员,哪来的防伪蟹扣?

“蟹之家”的阳澄湖大闸蟹主要线下门店销售。

新黄河记者以购买蟹卡为由联系“蟹之家”在华东、华北地区的两家门店。天津店员称:“咱这个是湖蟹……阳澄湖大闸蟹”,并表示在当地经营十六年,专做回头客,所有螃蟹均佩戴阳澄湖防伪蟹扣。

华东地区一家蟹之家门店店员同样承诺“都是阳澄湖大闸蟹”,但补充称“只卖10月这个月,毕竟阳澄湖产量有限”,11月后会改售其他湖区的螃蟹。

但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确认,“蟹之家”已非协会会员。按规定,只有获授权许可的会员企业才可销售佩戴地理标志蟹扣的阳澄湖大闸蟹,非会员“没有授权就不可以卖佩戴蟹扣的阳澄湖大闸蟹”。

记者暗访中,有蟹之家门店店员出示了一枚可验证的蟹扣。官方溯源页面显示,该蟹扣对应产品由“苏州梵鲜蟹业有限公司”生产经营。

工商资料显示,“苏州梵鲜蟹业有限公司”与“蟹之家”无直接股权关联。但记者扫描一枚蟹之家门店店员提供的蟹扣,从《承诺达标合格证》上发现,“苏州梵鲜蟹业有限公司”被列为“收购者”,产品为“阳澄湖大闸蟹”。

天眼查显示,“上海梵鲜贸易有限公司”曾注册“苏亭蟹庄”商标,该公司的监事正是“蟹之家”的高管刘小龙。而在最新的商标信息中,记者发现“苏亭蟹庄”商标已由“苏州蟹之家阳澄湖蟹业有限公司”转让给“上海梵鲜贸易有限公司”。这一商标转让行为,直接在“蟹之家”与刘小龙控制的“梵鲜”系公司之间建立了明确的法律联系,印证了两者背后高度关联的商业布局。

这一布局得到了刘小龙本人的证实。他在电话采访中向记者坦承,“苏州梵鲜蟹业有限公司”与“苏亭蟹庄”(梵鲜系关联品牌)确系其名下公司。他解释称,此举是为“品牌共享”,并直言此举可节省会员费:“订那么多协会干吗?……订两个要交2万会员费。”

对于为何被协会除名后,“蟹之家”仍在售卖阳澄湖大闸蟹,刘小龙在采访中透露,其售卖的是“精品大闸蟹”。但这一表述,与两家线下门店店员明确承诺的“阳澄湖大闸蟹”并不相符。

更直接的关联在于地址。工商登记信息显示,“苏州蟹之家阳澄湖蟹业有限公司”地址为“澄林路2999号1号楼东侧”,而“苏州梵鲜蟹业有限公司”地址为同一栋楼的“203室”。前者已被协会除名,失去蟹扣使用资格;后者成立于2025年7月31日,注册资本50万元,具备正规销售资质。

上述线索表明,被除名的“蟹之家”正通过表面独立的“苏州梵鲜蟹业有限公司”获取蟹扣,用于自身门店销售,从而继续使用“正宗阳澄湖”宣传。

针对“蟹之家”使用“梵鲜”蟹扣销售的行为,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利用“梵鲜”的资质售卖“蟹之家”品牌,此系违规操作。“苏州梵鲜蟹业”作为会员,其自身品牌销售蟹扣产品是合规的,但“蟹之家”品牌并未获得授权。“如果说他用梵鲜的蟹扣销售‘蟹之家’……那肯定是违规的。”上述负责人表示,协会将对此展开调查。

最新进展显示,监管已经介入。10月20日下午,根据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向新黄河记者提供的信息,经协会向苏州梵鲜蟹业有限公司了解,该公司获得了2025年度阳澄湖大闸蟹地理标志授权,而苏州蟹之家阳澄湖蟹业有限公司未获得授权。协会确认,两家公司存在合作经营。由于“蟹之家”自身未获授权却发布含“阳澄湖大闸蟹”的宣传内容,目前苏州市相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对其立案调查。

新黄河记者还发现“蟹之家”在产品规格上存在问题。根据其门店提供的套餐表,498元套餐为“2.3两(母)4只、3.3两(公)4只”,698元套餐为“2.6两(母)4只、3.6两(公)4只”。

这些规格与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2024年5月发布的《销售规格指导意见》不一致。意见明确母蟹起步规格为2.5两/只,未设“2.3两”规格;公蟹亦无“3.3两”和“3.6两”两档。

线上宣传湖蟹涉嫌“打擦边球”

公司官网与工商资料显示蟹之家成立于2009年,刘小龙在视频中称品牌创立于“16年前”(约2009年)。但一名工作人员介绍时称“从2000年到现在,蟹之家扎根25年了”。

另一名高管黄林华(账号“蟹之家黄华林”)也在2025年8月7日发布一条在“蟹之家阳澄湖养殖基地”游泳的短视频。公开信息显示黄林华已于2022年11月卸任公司职务,但仍以高管身份为品牌宣传。一名观看过视频的消费者表示:“我一直以为他们自己在阳澄湖有湖面。”

记者将相关视频提供给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辨认后指出,视频拍摄地“是在湖上的”,即阳澄湖围网湖区。

这一宣传行为涉嫌“打擦边球”。根据协会规定,由于湖区产量稀少,“在线上是不允许售卖这个湖区的大闸蟹的”,湖蟹仅限部分线下专卖店销售。而“蟹之家”线上视频展示湖区(湖蟹),其线下门店提供的蟹扣(如“梵鲜”蟹扣)却可能对应高标准池塘养殖(塘蟹),这种宣传与实际销售的不一致,存在违规嫌疑。

新黄河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蟹之家”的包装袋、包装盒、包装箱上仍印有“阳澄湖大闸蟹”字样。对此,刘小龙在采访中辩称,自己是“相城区协会”会员,而“相城区也是属于阳澄湖”。然而,(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协会并未授权“蟹之家”品牌使用阳澄湖地理标志,其包装上的宣传阳澄湖“是不可以的”“肯定是违反规定的”。“蟹之家”可能仍在使用往年未销毁的物料,此举已构成“虚假宣传”,应由市场监管部门介入处理。

(新黄河调查组出品)

编辑:孙菲菲 俞丹  美编:杨梦  剪辑:刘美琪  校对:杨荷放 刘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