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事懂放手、大事有担当、遇事见沟通的家庭何愁不幸福。
小事要放手
小事不放手,是许多家庭容易犯的错误。
但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面对态度,有些家庭能正人先正己,尊重家人,提醒自己,相互理解促进。
而有的家庭却仰仗年龄和身份肆无忌惮地发泄个人情绪,要求家人,控制家人,己所不欲却欲之于人,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矛盾,引发内耗。
一个家庭最可怕的不是贫穷,而是不必要的内耗,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得到正面反馈,让人精力尽失,无暇专注于内心所需,伸展自己。
古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草窝何以让人依赖?因为它给人依靠与安全,让人放心放松。
真正有爱的家庭,懂得以身作则,抓大放小,既尊重家人的个性,也平视家人的特性。
看见不同、引领成长、接纳差距、意识进步、欣赏超越。不因琐碎而打击,不因差距而失落。学会放手与陪伴,理解一个生命慢慢成长的意义。
大事要担当
担当,是一个家庭杜绝内耗的开始。
一个人,无论多么努力强大,总有脆弱无力需要关怀帮助的时刻。
是无视嘲笑还是面对承担,这体现的不仅是一个家庭的团结合作,还有家人的担当作为。
有责任担当的人,不管能力大小,责任感和行动力一定很强,不会轻易陷入家庭内耗,而是提升自己,理解家人,帮扶家庭、看见困难,在困难面前勇敢站出来。
反之,一个遇事逃避的家庭又如何能凝聚家人情感,体会团结合作的美妙呢?
一个家庭最值得羡慕的就是无论人丁多少,物质贫穷,家人之间都能相互担当,共同面对。
事情再大,大不过人心。
遇事要沟通
很多时候,影响一个家庭内耗程度的并不是能力大小,物质多少,而是家人之间沟通的方式出了问题。
明明可以好好说话,有商有量,却偏要连吼带骂,嘲笑打击,日子久了,次数多了,便寒了沟通的心门。
和睦的家庭,默契的家人,都需要用心经营,耐心陪伴。
不如静下心来,挖掘适合自己家庭的相处方式,适合自己家人的沟通模式。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言为心声,爱从语达。当一个人主动改变沟通方式,合理表达诉求时,整个家庭的氛围都会因此改变。
幸福的家庭不会从天而降,但一定可以经营创造。一个小事懂放手、大事有担当、遇事见沟通的家庭何愁不幸福。
来源:树的企盼(作者:程志丹)
主播:张浩然
作者: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