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公募基金费率改革,降佣降费举措落地,传统卖方研究模式走到向功能性转型的节点。如何在金融强国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发力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成为整个券商研究乃至证券行业面对的新命题。
新时代券商研究服务格局改变
近年来,券商研究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格局变化。从内因看,一是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背景下,科技自立自强对研究赋能提出更高要求;二是在全面注册制下,研究定价能力的重要性上升,对券商业务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进而内部协同增效对研究赋能质量也提出更高要求。从外因看,资本市场长期主义和研究所纯卖方研究业务短期收益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监管部门对券商研究业务持续强监管、零容忍的态势,与券商分析师、券商研报有关的罚单频发;此外,在公募基金降佣降费背景下,以分仓佣金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卖方研究业务正面临较大冲击,倒逼业务转型。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2023年12月发布的《关于加强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证券交易管理的规定》,以及2025年5月发布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进一步加剧了佣金分仓的缩水趋势。一方面,公募基金考核调整,更注重业绩而非规模,被动型产品受鼓励;另一方面,公募基金洗牌,中小基金公司为降本增效,为研究业务付费意愿下降。
券商研究服务正步入3.0时代
202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即“新‘国九条’”),中国证监会会同有关方面制定修订若干配套文件和制度规则,形成“1+N”政策体系,系统性重塑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在回归本源、聚焦主责主业以及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券商强化“功能性”定位,深入推进业务转型与改革发展,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研究业务作为证券公司的重要业务,在商业模式上进行彻底的自我革命,正在步入3.0时代。这不是我国证券研究业务的第一次自我革命,但极有可能是最为关键的一次,将深刻影响研究业务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从研究业务1.0时代的单纯对内服务,专注发挥研究自身的功能性,到研究业务2.0时代的卖方转型,充分实现研究业务的盈利性,研究业务3.0时代必须同时做好功能性与盈利性两个方面,并以功能性为首位,逐步增强盈利性。
研究业务3.0时代的客户范围从1.0时代的内部部门与2.0时代的公募基金,进一步拓展到各级政府、各类一二级投资机构、各板块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在合规前提下服务更多的客户,服务客户的更多方面。随着客户范围扩大,服务客户的“知识资产”广度、深度都显著增加。以智库研究与产业研究为例,过去将最新发布的政策法规与产业规划作为研究对象,现在则是参与到政策与规划的制定中去,一方面提供科学、严谨、全面的研究支持,一方面也将制定过程本身作为研究与跟踪对象。
创新不是简单的要素堆积,关键在于创新主体——人。客户服务与资产质量向高质量发展,关键是研究人员的潜力释放。研究业务3.0时代,恰逢生成式AI发展日新月异,研究人员通过合理、可控地运用AI技术,在研究任务增加的同时,反而减少了自身重复劳动,释放出的时间与精力又将投入原创性的研究工作,保障研究业务的新质生产力发展。
券商研究服务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研究业务3.0时代是从高速发展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当前,券商研究业务有三大发展趋势:一是研究回归本质,深度研究、指导投资更为重要;二是科技赋能,研究业务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快,研究效率和服务体验不断提升;三是卖方业务将更加多元化,包括客户多元化、业务多元化。在此之外,本文认为,新时代下券商研究服务要强化“功能性”发挥,提升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务能力。
第一,产业研究全周期赋能科技金融。科技金融与其所依托的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均是产业研究的重要关注点。产业研究应以全球前瞻的思维与视角探寻金融服务科技发展的创新模式,做好“侦察兵”;以区域深耕的方式引导金融资源助力科技产业发展,做好“测绘员”;以贯通全局而又深入一线的研究链接政府、科研机构、资本市场以及科创企业,做好“策略师”。
第二,金融工程研究助力绿色金融发展。金融工程是发展绿色金融的重要引擎。应创新地融合卫星遥感、数理建模、数据分析等技术,有效探查农、林、牧、渔、矿、工业发展趋势,精准识别不稳定因素,为产业发展提供预警和支持,例如依托多模态融合与区域经济理论,构建经济活力指数体系与预测模型,深入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
第三,大类资产配置研究护航普惠金融。大类资产配置研究是做好普惠金融的重要着力点。应努力构建具备稳健回报的全天候资产配置策略,更好满足居民多元化投资需求,解决单一资产不确定性痛点;通过构建各类特色指数,丰富风险与收益谱系,协助创设多样化创新金融产品;深度参与买方投顾转型研究,降低金融服务交易成本,满足客户的差异化投资需求。
第四,智库研究长期布局养老金融服务。养老金融涉及中长期甚至超长期稳健投资,与养老产业紧密关联,关系国计民生,是智库研究的重要使命任务。智库研究应从全局角度思考如何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卡点、堵点,做实养老金、企业年金运作与投资研究,探索养老金融与银发经济协同发展。
第五,卖方研究搭乘大模型推动数字金融。未来卖方研究应将投研大模型与海量专业知识库和数据库相结合,为客户提供不间断实时服务,并基于客户反馈不断迭代,优化使用体验。还应以通用AI大模型为底座,在不同垂类研究领域开发大模型应用,提升辅助研究人员进行研报数据整理、阅读分析、质量控制的能力,显著提升研究业务的质量和效率。
第六,机构业务全链条赋能行业投资生态。研究机构业务应从传统研究销售业务发展为全能的客户服务平台。应在链接智库、产业、卖方、量化等研究业务板块的同时,以二级市场卖方研究带动一级市场产业研究,为机构客户提供资产量选、资金对接、交易提效赋能,实现“两级生态、三重赋能”的高质量发展。
作者: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汤静文 郑其昀 吴光杰
(CIS)
作者: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