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远征讲述:上场之前
人民日报  3小时前

  上场之前

  需要做哪些准备?

  人生的候场时光

  应该如何度过?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

  冯远征的这篇演讲

  送给青年演员

  也送给每一个

  即将上场的你

  以下为演讲全文:

  每个人都期待

  站在舞台中央

  可对一个演员来说

  或许最难忘的时光

  是候场

  我是演员冯远征

  今天,想和你分享

  我的候场时光

  你可能不知道

  16岁的时候

  我还是个跳伞运动员

  在空中,我很努力地

  掌控风的力量

  想要闪亮登场

  可事与愿违

  最终我还是没能“上场”

  

  后来,我又迷上了表演

  报了一个又一个

  表演培训班

  想要成功登上舞台

  我还报考了电影学院

  可因长相普通

  落选了

  当年轻的朋友问我

  焦虑、迷茫怎么办?

  其实,那个时候

  我和你们一样

  在漫长的候场岁月中

  急切地想要登台证明自己

  迷茫地有时候找不到上场口

  既然还没等到上场的机会

  那就踏踏实实候场

  勤勤恳恳练功

  万一有一束追光

  打在了我身上呢?

  

  谁也没有想到

  就在那场落选的面试中

  一位导演记住了我

  她让我参演了她的电影

  后来经过努力

  我终于考入北京人艺

  这一待,至今已经40年

  后来,我演了很多配角

  很多主角

  还当过导演

  但是我最难忘的

  仍然是候场

  候场

  是上场前的准备

  候场需要多长时间?

  你得

  提前10分钟站在上场口

  提前2个小时进入剧场

  提前3个月开始排练

  你要

  用10年的时间打磨一个剧本

  用20年的时间演好一个角色

  用40年的时间磨练自己的演技

  

  

  现在我也成为

  很多年轻演员的老师了

  我很喜欢观察他们候场时的样子

  反复踱步的身影

  攥在手里皱巴巴的剧本

  被汗水浸透的戏服

  这些痕迹是观众看不到的

  但它们和舞台的掌声

  同样重要

  我常常用话剧《全家福》里的一句台词

  鼓励我们人艺的年轻演员们

  “平如水,直如线”

  这句话本来是建筑行业匠人的术语

  但在我们这行同样适用

  做人要有原则、守规矩

  从艺要高标准、严要求

  有时也有诱惑

  有时也有犹豫

  标准低一点行不行

  要求能不能再降一降

  作为演员,答案只有一个

  如果这场戏不对

  宁可继续等候

  

  候场的真谛就是

  即使无人问津

  也要用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

  做最充分的准备

  始终相信自己即将上场

  亲爱的年轻朋友们

  如果你正在

  人生的候场

  千万别着急

  相信我

  那些你以为

  无人问津的候场岁月

  终会在某一刻

  化为登台的底气

  

  当你终于从侧幕走到舞台中央

  你会明白

  所谓上场

  就是把候场

  酿成人生的追光

  现在,该你上场了!

  来源:人民日报新媒体

  本期编辑:李娜、杨丽娟

  

作者: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