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郎湖是个年轻的高原人工湖,也是贵州省安顺市中心城区和普定县的饮用水水源地。湖两岸高山对峙,湖水清幽环抱,在全长42公里的湖区沿岸形成上百个半岛、岛屿和湖湾。普定县夜郎湖派出所作为水上派出所,近年来持续践行生态警务,竭尽全力保一方净土,守一方青绿。
01
守护“大水缸”的安全
巡逻艇行进中偶然发现水上有漂浮物时,就减速进行打捞。夜郎湖所长江红星说:“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在取水点的安全防护地上有围网,空中有监控,也有专门的保洁队。这种零星的漂浮物我们遇上就顺手捞了,以保持湖区的国家饮用水质达到二类标准。”
自2017年8月夜郎湖治安派出所成立后,蓄水量4.2亿立方米的湖区中5.6平方公里的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就成了民警辅警的守护重点。江红星说:“在其他派出所工作时是管好辖区的平安,现在要保护的是安顺市的‘大水缸’,安顺两城区和普定县城区的几十万人都是喝这里的水,这里安全了,几十万人的饮用水就安全了。”
绿水盈盈,浪花翻卷,夜郎湖派出所的民警驾驶巡逻艇开始沿湖巡逻,密切关注着水域四周的情况,不时用喇叭发出提醒:“您已进入夜郎湖饮用水源保护区,区内禁止游泳和非法捕鱼、毒鱼炸鱼、使用‘三无’船只、乱扔垃圾等污染水源等行为”。今年以来,派出所已累计巡护巡查6000余公里。
湖边休闲垂钓的王先生说:“哪时候来都会看到警察,要么在水面巡逻,要么在湖边路上,我们钓鱼的经常落脚的地方他们全晓得,夜钓都会遇到。”王先生不知道的是,除了船巡+车巡,夜郎湖派出所民警辅警还通过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视频监控开展网巡,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为几十万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全方位守好“大水缸”。
02
守护一湖碧水
站在夜郎湖派出所的门前,对面小山上“十年禁渔,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巨幅标语映入眼帘,着装整齐的派出所民警辅警准备出发水上巡逻,辅警陈渊熟练地提着一只渔篓、一个捕捞网兜上了巡逻艇。“这个是我们巡逻必备的工具,打捞水面上的漂浮物和装收缴的非法捕捞鱼类都用得上。”上艇的第一件事就是穿好救生衣,一起巡逻的除了警察蓝还有渔政和海事的深蓝,虽然制服不同臂章不同,但大家是同一片水域的守护者。
警力有限、水域宽阔,夜郎湖派出所积极探索生态警务联勤联动工作机制,和当地渔政、海事等部门“同舟共济”联合执法,深入践行长江十年禁渔生态大保护战略,严厉打击利用多线多钩、长线多钩、单线多钩等生产性垂钓作业行为。江红星说:“以鲤鱼为例,人工养殖的卖8元一斤,野生的要卖到40元一斤。有的人想钻空子,用7钩以上的大钩钓鱼,对野生鱼的繁殖影响极大,进而影响湖区生态链。还有贪多图快电鱼、毒鱼和炸鱼的行为更恶劣,近年来打击力度大基本没有了,现在主要查的就是一线多钩和下网。”
在日复一日的巡逻中,派出所民警辅警对近200平方公里的水域周边情况一清二楚,重点区域重点防守,垂在水里的钓竿凭漂的大小就能判断出是否一线多钩,下网的隐蔽得再好也会被他们发现。2023年8月26日晚上,派出所接群众举报有人用爆炸钩钓鱼,民警辅警立即出警,精准找到下钩点,连夜蹲守,成功抓获从外地来的两名嫌疑人,收缴一支有11个钩的钓竿和一条10多斤重的大鱼,现场将鱼放回湖中。两名嫌疑人最后被责令进行生态修复。江红星说:“我们的职责就是守护生态环境,放火烧简单却污染空气,所以宁可一根一根地用锤子砸。”
03
不走寻常路的巡防线
除了42公里的湖上巡逻线,夜郎湖派出所还有一条涉及8个乡镇的车巡线,延伸至夜郎湖上游的7个水库和16条大小河流,以及河湖两岸的36个村寨。打击、防范、宣传同步进行,长江十年禁渔的相关规定、防溺水、禁捕禁捞知识、生态环保利国利民等,特色主题“集中宣”、农闲时节“上门宣”、农忙期间“地头宣”,派出所民警辅警巡逻到哪里走访到哪里就把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带到哪里。
“警察同志,我在野外捞到一条鱼,以前没有见过,帮看哈吃得吃不得?可以卖不?”
“这条鱼属于禁捕禁钓的,在哪里捞的放回哪里吧。”
当“生态警务”的号角持续在夜郎湖上吹响,长江禁渔的宣传日渐深入民心,退捕后的村民们和夜郎湖派出所民警辅警结成了统一战线,发现线索就报警。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夜郎湖派出所用实际行动认真履行公安机关生态环境保护职责,精耕生态警务,在长江大保护战略中牢牢守住绿水青山的阵地。
-END-
来源:贵州警事
编辑:张安玉
审核:王希
签发:陈显君
投稿邮箱:xmtgzb666@sina.com
微信ID:MPSNewsMedia
作者:人民公安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