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毒蛇咬伤!他一个动作急救保命
央视财经  7小时前

  随着夏季气温逐渐升高

  蛇类活动进入频繁期

  这段时间,多地接连出现

  “蛇出没”咬伤人的事故↓

  

  近日,重庆璧山的一居民楼内,居民赵女士刚跨出电梯,就感到脚下被突然一击。公共视频画面显示,电梯门打开时,赵女士夫妇先后走出电梯,一条深灰色的小蛇紧随穿着拖鞋的赵女士,它突然跳起,紧紧咬住赵女士的脚踝。

  赵女士回忆当时情况时说:“先感觉脚有点疼,看到有黑色的血往外冒,一瞬间脚就肿了。”

  见此情景,丈夫冉先生拍下蛇的照片(遭遇蛇咬伤后,尽量记住蛇的颜色、花纹、大小等特征,或用手机拍照留存信息。这有助于医生判断蛇的种类,从而选择针对性的抗蛇毒血清。),并第一时间将妻子送往医院。送医后确认,咬伤赵女士的是剧毒“烙铁头”蛇,经抢救,赵女士脱离危险。

  

  记者在医院采访时,遇到了前些天在草原景区游玩时被蛇咬伤的成女士。当时,蛇和草地几乎一个颜色,隐蔽性十足。成女士一不小心踩中了蛇的身体,蛇受惊跳起,随即一口咬上了成女士的脚踝。

  同行伙伴立即将成女士送往当地医院。经检查,成女士是被有毒的蝮蛇咬伤,注射血清并及时治疗后,目前已基本恢复。

  

  前不久,浙江杭州的王大伯在水库钓鱼时,突然感觉右手被什么东西死死咬着,一看竟是一条拇指粗的蛇,王大伯赶紧把蛇甩走。他想着把蛇带到医院,给医生辨认好对症下药,于是,王大伯忍着疼痛去抓蛇,又被咬了一口,家里人见状立刻把王大伯送到医院治疗。

  接诊医生经过观察王大伯的伤口和询问症状,再加上血液等相关检查指标,判断为眼镜蛇咬伤。于是紧急为王大伯注射了抗眼镜蛇毒血清,治疗一段时间后,王大伯顺利康复出院。

  注意!被蛇咬后

  这些常见操作误区或致毒素扩散

  医生介绍,通常4月底起蛇咬伤病例逐渐增多,7到9月是高峰期。对于被蛇咬伤的情况,救治需根据实际伤情和蛇的种类一事一议,但有两点公认救治原则——

  “不延误”

  被蛇咬伤后要第一时间送医,尽量不延误救治时间。

  “不伤害”

  医生介绍,户外有一些常见操作,可能不但无法延缓毒蛇毒素吸收,还对后续救治产生伤害。

  ❌ 用止血带包扎,可能会加重局部肢体坏死,甚至导致截肢;

  ❌ 用嘴吸、用火烤、用冷水浇及冰敷等,会进一步加重伤害;

  ❌ 酒精,有一定扩张血管作用,可能会促进毒素吸收。

  现场救治中最主要的是保证生命安全,以及延缓毒素吸收,从而预防后续并发症。

  

  被蛇咬伤后,如何正确操作?

  专家提示,如果被蛇咬伤——

  需要阻断,尽量减少活动,避免毒素扩散;

  将受伤部位放低至心脏水平以下,例如脚踝受伤不要抬高,以减缓血液循环速度。

  被蛇咬伤后,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对蛇拍照留存,方便医生辨别救治。

  专家建议,物业公司可通过设置警示标志、定期清理垃圾等措施,强化小区公共区域及环境的安全管理责任,保障居民人身安全,例如在围墙下拉网、加强巡视,并在角落、草丛的孔洞处放置化学驱蛇药等。

作者:央视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