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5年7月16日 /美通社/ -- 近日,公共艺术项目"Helvetica Now, Everywhere"在上海亮相。该项目由全球知名字体公司 Monotype(蒙纳字库)与专注创意文化发行的Frustum Design Gallery(本见)联合发起。
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字体之一,Helvetica 以陆家嘴地铁站和前滩太古里为展场,首次以主角身份"出街",通过大型城市户外和数字媒体与公共空间对话,引发各界对"设计与生活"的广泛讨论。
从瑞士经典到城市肌理:Helvetica"从未缺席"
此次项目以"当下,从未缺席"为核心主题,将 Helvetica 这一诞生于瑞士的经典字体,通过创意方式,在上海推向公众视野。1957年,Helvetica 在战后欧洲的混沌中以"去装饰化"的利落设计确立了视觉秩序,其"中性"特质并非冷漠,而是如白纸般承载多元语境,成为纽约地铁导视、联合国会场、苹果系统等全球公共空间的"隐形秩序"。
正如平面设计大师 Lars Müller 所言:" Helvetica 是城市的‘香气',平日不显,一旦缺席便令人怅然。"
此次登陆上海,大型城市户外和数字媒体放大 Helvetica 字形细节的同时,更与每日数十万人次的行人形成视觉对话,让大众重新审视这一藏在城市肌理中的设计元素。
新旧碰撞与时代演进:从Helvetica 到Helvetica Now
展览中一个趣味场景引发热议:陆家嘴地铁站8号出入口,Helvetica 与 Arial 两款字体"意外同框"。
作为设计逻辑的两种表达,Helvetica(1957年)与 Arial(1982年)虽渊源深厚,却各有使命。前者以"精准秩序"成为设计经典,后者因适配早期激光打印与 Windows 系统普及为"实用派"代表。
如今,两者均衍生出庞大家族:Helvetica Now 系列针对数字屏幕、微小字号等场景优化,推出 Micro、Text、Display 三款视觉字号;Arial 也以 Rounded 等风格拓展应用边界。
这种同框恰恰印证了设计的多元价值。经典与实用并非对立,而是不同语境下的表达。
公众参与:关于"日常设计"的全民探索
除静态展示外,项目同步发起"当下•在场——Helvetica与我"互动计划,邀请设计师与公众分享"三个一":一张 Helvetica 在生活中的现场图像、一句对其的直观感受、一段与之相关的场景记忆。Frustum Design Gallery 策展人 Emma Wang 看来:"Helvetica,对设计师,它可能是创作的基础;对品牌,它是视觉的语气;对路人而言,它或许习惯的存在。于是,我们希望把这场探索,交还给每个人。"
正如展览标语"当下,从未缺席"所喻:真正的经典从不困于历史,而是始终与生活共振,在时代更迭中持续书写新的设计叙事。
关于展览
- 展期:2025年7月1日至7月18日
- 地点:上海 IFC(陆家嘴地铁站8号口)、前滩太古里(东方体育中心地铁站2号口)
- 主办方:Frustum Design Gallery(本见);Monotype(蒙纳字库)
- 特别鸣谢:恰达尔传媒
作者:美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