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王”对决淬锋刃
——“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见闻之一
■中国军网记者 马嘉阳
通讯员 廖彬华 张永清
天山脚下,热浪翻涌。狙击手拉米·那赫拉匍匐在地面,食指缓缓扣动扳机。“砰!砰!”两颗子弹呼啸而出,一前一后“扑”向60米外的靶标。两根直径仅为3毫米的红色玻璃管应声炸裂,“轩辕剑”笔直插入下方的泡沫垫。
首次来到中国的拉米·那赫拉,是“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的黎巴嫩选手。他参加的课目名为“暗箭刀锋”,要求选手在60米外、50秒内击中一横一竖的2个长10厘米、直径3毫米的玻璃管,全部命中目标方能获赠“轩辕剑”。
“3毫米,细如铅笔芯,十分考验射手对线状目标的精准狙击能力。”该课目主裁判郑印向记者讲解难点,“另一个难点藏在射击顺序里,纵向管好比‘钥匙孔’,只有第一发命中,才有机会触摸到横向管这个‘锁芯’。”对射击流程的巧妙设计,让难度陡升,对狙击手而言是技术和心理的双重考验。
从裁判手中郑重接过“轩辕剑”,拉米·那赫拉脸上漾开笑容:“开局夺‘剑’,像一剂强心针!但更触动我的,是这把剑背后承载着中国的尚武精神。”
“轩辕剑是中国古代十大名剑之一,体现了中国的尚武精神,赠予‘枪王之王’最合适不过!”郑印告诉记者,这既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展示,也蕴含着“宝剑赠英雄”的深意。
7月15日,“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在位于新疆乌鲁木齐的武警部队某训练基地开幕。这是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参赛选手获得“轩辕剑”。侯崇慧 摄
一边的4号赛场,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正在上演。
“注意呼吸!压住!”中国武警参赛选手孙邦众在负重通过“Z”形排水管道时,提醒前方的队友。剧烈运动后,两人心跳加快,呼吸急促,但已经没有时间给他们调整。他们迅速完成枪弹结合,脸颊紧贴着枪托,透过狭小管道寻找目标。
“砰!砰砰!”一阵枪炮声响起。与此同时,孙邦众透过瞄准镜锁定,轻扣扳机,果断击发,近300米外的靶标瞬间被贯穿。
7月15日,“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在位于新疆乌鲁木齐的武警部队某训练基地开幕。这是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参赛选手进行“声响掩护隐蔽狙击”课目竞赛。侯崇慧 摄
7月15日,“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在位于新疆乌鲁木齐的武警部队某训练基地开幕。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参赛选手进行“声响掩护隐蔽狙击”课目竞赛。侯崇慧 摄
记者从场边工作人员那里了解到,他们正在进行的课目名叫“声响掩护隐蔽狙击”,要求狙击小组在120秒内,在256米至288米的距离上,携带背囊和弹匣协同依次通过低桩网、排水管道,利用狭小管道对半遮蔽头部靶进行射击。
“想要在这个课目取得好成绩,必须在负重运动后快速调整呼吸,同时还要克服光照、温度及湿度等不利因素的干扰,最快速度搜索、瞄准、击发,不能有丝毫的迟疑和失误。”走下赛场的孙邦众告诉记者,虽然时间有120秒,但射手必须在枪炮声响起的3秒内完成击发,时间短、干扰多、距离远,迅速完成判定位置、据枪瞄准、修正偏差等一系列准备动作,难度不小。
这是孙邦众第二次参加“锋刃”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虽然经验丰富,但他仍不敢掉以轻心,“这里高手如云,一个细节处理不好,就可能被拉开很大的差距”。对比上一届“锋刃”赛事,他告诉记者,这个课目变化很大,不仅距离变远了,直径8厘米的半遮蔽靶上还有标示1-5环的环线,“要得高分,必须精益求精”。
“快、准、稳,是狙击手的战场生存法则。”白俄罗斯选手安德烈·库尔金刚结束这个课目的挑战。谈及感受,他告诉记者,课目设计来源于实战,但实战远比竞赛更残酷无情。对于狙击手而言,只能一击制胜,没有开第二枪的机会。
7月15日,“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在位于新疆乌鲁木齐的武警部队某训练基地开幕。这是裁判与参赛选手相互交流射击心得。侯崇慧 摄
7月15日,“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在位于新疆乌鲁木齐的武警部队某训练基地开幕。这是参赛选手相互交流射击心得。侯崇慧 摄
“枪王”对决,胜负系于毫厘之间。记者在现场看到,每当一个课目的成绩出炉,选手排名往往就会有变化。“高难课目的竞技,放大了技术、心态、反应上的差距。当这些细微的变化投射到赛场,就成了决定胜负的关键。”武警部队参谋部主办局领导对此有着更深的洞察:竞赛课目的“难”是相对的,是人为设置的挑战。而狙击手本领的“强”则是绝对的,是千锤百炼的结果。“淬锋砺刃,就是在一场场竞技比拼中精进技艺,就是在一次次挑战不可能中实现突破。”
7月16日上午,在位于新疆乌鲁木齐的武警部队某训练基地,参加“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的各国参赛队员展开激烈角逐。图为中国参赛队员进行“搭乘舟艇水上狙击”课目竞赛。侯崇慧 摄
7月16日上午,在位于新疆乌鲁木齐的武警部队某训练基地,参加“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的各国参赛队员展开激烈角逐。图为突尼斯参赛队员在“搭乘舟艇水上狙击”课目竞赛中自信走下赛场。侯崇慧 摄
7月16日上午,在位于新疆乌鲁木齐的武警部队某训练基地,参加“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的各国参赛队员展开激烈角逐。图为工作人员与古巴参赛队员交流射击心得。侯崇慧 摄
(中国军网乌鲁木齐7月16日电)
编辑:李煊
主编:叶梦圆
编审:李东航
作者: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