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消费持续升温!催生哪些新玩法?
经济日报  10小时前

  近期,“带着心情去旅行”“LABUBU火遍全球”等话题频上热搜。旅行、消费“新玩法”的背后,是消费逻辑的转变,消费者在用真金白银为情绪和感受买单。数据显示,中国情绪消费市场规模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2万亿元。

  什么是情绪消费?其催生了哪些新业态?如何通过消费消费引导消费市场新供给?一起来看本期快问快答↓

  Q

  什么是情绪消费?

  A: 情绪消费,指的是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更多地考虑自身情感需求与感受的消费行为。与传统的观光旅游不同,这种消费模式更加注重旅游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文化沉浸和精神满足。“传统消费大家关心‘有什么用’,现在则是花钱买开心、买解压、买认同、买治愈,年轻一代在用真金白银为情绪和感受买单。”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广州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明充分析称。

  Q

  情绪消费催生了哪些新业态?

  A: 新型休闲模式:文旅+音乐、文旅+科技、文旅+电竞、文旅+研学等跨界融合,创造出极具震撼力和沉浸感的新型休闲娱乐模式。在多样的场景中,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情感“构想”属于自己的故事,暂时远离尘世喧嚣,找到心灵的慰藉,获得满足感与归属感。

  AI智能陪伴:毛绒玩偶搭载AI大模型,主打语言交互与智能陪伴功能,不仅俘获了小朋友的心,也成为许多青年人的“好玩伴”。

  IP衍生业态:潮玩企业创新“玩法”,如情绪盲盒、IP联名等不断上新,“过家家”式、高科技感等沉浸式场景等。潮玩延伸出IP孵化、线下剧本杀、数字藏品、主题乐园等新业态。

  Q

  如何通过情绪消费引导消费市场新供给?

  A: 情绪消费正在成为驱动消费市场的新增长点。《情绪消费崛起:2025年市场格局与未来走向》显示,中国情绪消费市场规模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2万亿元。各地都在主动积极适应这一消费新趋势,通过推出新产品、提升体验感和服务质量,来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创造消费新需求与提供高品质服务是带动情绪消费的关键策略。

  氛围营造:通过精心打造的新场景和“超感立体”的沉浸式体验,与消费者建立起情感纽带。注重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运用创意设计和精细化运营,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品牌。

  定制服务:积极通过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发现消费者的潜在需求,进而开发出更加符合他们期待的新产品与服务。提供定制化的游览规划、产品设计、食住体验等,让消费者充分感受到被尊重与关怀,进而转化为消费动力,更愿意为高品质的体验买单。

  跨界赋能:从产品生产商转型为“情绪服务商”,用AI等技术增强产品互动性与陪伴感,同时与美妆、文旅、科技等领域开展跨界合作,让“情绪价值”渗透到更多生活场景。

  

  快问快答 你问我答

  大家还有哪些问题

  欢迎评论区留言

  我们将从中挑选问题

  为你寻求权威解答

  来源/经济日报、新华网[策划/杜秀萍、林语晋(见习)]

  监制/代明

  审核/万政

  编辑/朱双健

  校对/王俊杰

作者:经济日报